2009陜西門業發展論壇會議現場
發展品牌企業是當務之急
論壇上,省林產品質檢站站長靳林首先發言,他說:"雖然門業目前較混亂,但其中也蘊含著機會。十多年前,地板的品牌也很多,但經過市場的洗滌后,逐漸產生了一批知名品牌。門業企業更要在這個時候樹立品牌意識和危機意識,抓住市場機遇,擁有自己獨創的東西,在市場洗牌中站穩腳根。"
西安市家裝委主任王建峰表示,門業發展速度很快,"原來的門品種單一,兩個木工板拼起來就可以了,現在的門就有免漆門、烤漆門、實木復合門等多個品種,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要求日漸明顯。同樣是木業,木地板有什么品牌,大家可以報出七八個,但木門就報不出來。所以樹立品牌意識、發展品牌企業是當務之急。"
監管和處罰力度要更大一些
2008年,我國木門總產值突破500億元。面對如此巨大的"蛋糕",門業企業大量出現,一些原本做其他建材的企業也紛紛加入進來。同時一些劣質門開始渾水摸魚,如賣門時告訴消費者填充物是實木復合材質,可消費者帶回家的門里卻填著蜂窩紙。類似事件近幾年頻頻被曝光。
對此,莫干山工藝的任總表示,自己干這行有十幾年了,但有一個突出的感覺是,越堅持自己的品牌路就越難走。"我認為政府部門對門業的管理和監管不夠,門是一個非常有內涵的行業,無論內在、質量、油漆,還是填充物、款式、材質,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但目前的混亂局面,讓那些生產粗制濫造產品的商家有了可乘之機,所以門業企業的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都應該大力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