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和房地產業矚目國家標準<<木門窗>>送審稿審查會9月26日在圣象合雅(江蘇丹陽)舉行,來自國家相關部委、協會、科研院所的專家以及24家木門窗國家標準參與制定企業代表對該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審定。據透露,這部首次發布的“木門窗國家標準”將于明年年初出臺。
同時,以“新門道,新門規”為主題的中國標準木門未來發展高峰論壇舉行,論壇就國家標準對木門未來發展趨勢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木門的春秋戰國時代
多年來,由于我國商品房的門洞尺寸不統一,木門只能是個性化定制,國家標準的缺失使得木門產業化發展成為空談。很多木門企業缺少質量標準和監管制度,單純依賴工人的經驗來進行評定,木門質量良莠不齊,企業也難以做大做強。
2007年,應木門行業和企業的呼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立項制定“木門窗國家標準”,經過三年多的調研,這部“木門窗國家標準”終將出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制品與構配件產品表轉化技術委員會專家郭曉武介紹說,木門窗國標的出臺將推進木門在生產、安裝、消費各環節的標準化發展。
據統計,全國范圍內,可稱得上是工業化生產的木門企業多達5000多家,具備一定規模以機械化生產為主的500萬元產值以上的企業有3000多家。
“我國木門企業尚處于春秋戰國時代,規模過小,產業集中度不高,大小企業魚龍混雜,大品牌稀缺。”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童悅仲曾如此介紹門業發展現狀。
“木門市場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中國房地產總量大,新房增速加快,老房改造量大、持續時間長,對木門產品有著強勁需求。”著名經濟學家、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曾分析指出。
國家標準的缺失成為制約木門行業釋放發展潛能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