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作為全國建筑業重鎮,武漢建筑業產值連續3年跨過萬億元大關,并在今年上半年登上全國第二的高位。
在國內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中建三局、中國一冶、中冶南方等在漢央企早年便響應國家號召,站在“設計之都”武漢的肩膀上,精心布局海外。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憑借過硬“內功”和廣闊視野,它們在全球多地留下“建筑漢軍”的足跡。
中建三局:
樹起巴基斯坦基建“標桿”
平均每天修路724米,392公里的6車道高速公路不到3年提前完工;單日瀝青混凝土施工超2.5萬立方米,打破公司建造紀錄……在中東、東南亞的多項目收獲成功后,中建三局又在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蘇庫爾至木爾坦段)上屢創“工程奇跡”。
閃耀的成績背后,這條“中巴友誼之路”的建設卻是困難重重。除了氣溫高、雨季長導致的工期緊張外,工程沿線土質松軟,施工要求驟然提高,讓工程備受關注。
壓力當前,3萬余名中巴員工迎難而上,項目團隊首次把彎沉檢測列為必檢內容,路面每個結構層、每條車道、每隔20米進行一次檢測,平整度質量標準控制執行比國內還高。瀝青路面則率先采用SBS改性瀝青技術,抗車轍、抗高溫、抗老化性能比普通瀝青大幅提高。
同時,沿線鋪設的光纜,將新設的電子收費系統、監控系統、事件檢測系統等接入控制中心,并實現遠程智能化控制,開啟巴基斯坦高速公路現代化、信息化元年。
“2020年項目正式交付巴方時,該國公路局官員對我們的項目團隊連連豎起大拇指?!敝薪ㄈ侄竞M夤军h總支書記、總經理薛原介紹,此工程不僅暢通了巴基斯坦南北交通大動脈,將兩地車程從11小時壓縮至4小時內,還成為該國迄今施工標準最高的公路項目,為后來者樹起“中建標桿”。
中國一冶:
借智全球“打工人”
作為最早走出去的在鄂央企之一,自2016年起,中國一冶每年在國內高校招聘外籍留學生,集聚起一批全球“打工人”,為海外項目接上地氣。
“是一冶給了我為家鄉綠色發展作貢獻的機會?!?0月26日,中國一冶越南分公司辦公室副主任丁氏秋荷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
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的丁氏秋荷,在2019年3月入職后,便迅速加入該公司同年啟動的越南河內垃圾發電項目,負責與當地各主管部門對接。在她的努力下,中方項目人員簽證辦理流程大幅提升,大量翻譯、認證費用節省下來,她本人也獲評2020年公司優秀外籍員工。
“以前,河內的生活垃圾大部分都依靠填埋,容易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倍∈锨锖山榻B,項目投用后,每日可為河內處理約60%的生活垃圾,且能支撐24萬戶居民的用電量,社會、經濟效益明顯。
在她身后,中國一冶海外單位的外籍員工占比已達10%。著眼外籍員工語言、協調上的優勢,該公司建立起培養機制,比照中方員工,為其打造薪資、晉升管理通道。
“經過多年培養,目前已經有數名留學生進入項目部、境外分公司的核心管理崗位,成為公司境外一線管理中堅力量?!敝袊灰眹H工程分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海說。
中冶南方:
向海外輸出中國標準
今年以來,中冶南方海外市場捷報頻傳——由其設計、建設的塞爾維亞第一座超低排放加熱爐在8月正式點火,系列智能化、綠色化技術首次輸出至歐洲;繼越南和發榕桔一期項目后,榕桔2鋼廠煉鐵、煉鋼兩個總承包項目也交由中冶南方實施。
“核心技術是企業立身之本,也是我們實現高質量出海的‘命門’?!敝幸蹦戏胶M獠控撠熑擞嗳A勝介紹,歷經60余年在鋼鐵工程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該公司向海外輸出技術、裝備的腳步從未停下。
在俄羅斯,中冶南方為該國最大硅鋼生產企業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車用高端電工鋼連退機組,成功輸出全球領先的硅鋼工藝裝備技術。
在印度,克羅美尼(CHROMENI)不銹鋼項目為中冶南方贏得業內贊譽——全線長700米的不銹鋼冷軋生產線,全球最大;200米/分鐘的工藝速度,全球最快。
截至目前,中冶南方的自主技術與裝備已應用到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的項目上,在碳鋼、硅鋼、不銹鋼等領域,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為促進工廠綠色、智能化轉型,我們的技術仍在持續升級。”余華勝說。該公司的新六代超臨界發電技術研發,可使機組熱效率達43.5%,較傳統技術發電效率大幅提升,而其上一代技術已在全球多個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