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在國內大力推進“雙碳”目標、罕見高溫天氣頻發的當下,超低能耗建筑因綠色宜居的特性備受矚目。尤其是在高密度特大城市,城鎮空間快速擴張,建筑密度較高,生態空間遭受影響的情況下,人們對于降低耗提升居住品質有著迫切需求。
上海今年4月--8月期間多次發布了相關指導文件,對超低能耗建筑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規模、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城市低碳發展提出了相應目標和要求。7月28日公布的《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給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根據“十四五”規劃,上海的五大新城、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示范區、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等區域全面執行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將建設超過800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
在政策持續推動下,房地產行業的“綠色革命”也隨之到來,房企紛紛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布局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綠色建造解決方案,碧桂園在上海邁出堅實且穩健的步伐。2022年1月,位于南翔板塊的碧桂園柏悅翔灣南地塊1#-3#、5#-8#共7幢商品房住宅獲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認定,符合超低能耗建筑要求。
試想一下,即使外面霧霾天,家里也無需開啟空氣凈化器;即使沒有空調,屋內依舊四季溫度適宜;甚至是僅消耗少量電力,便能輕松使用生活熱水;在不使用能耗設備的情況下,享受恒溫、恒氧的居住環境??梢哉f超低能耗住宅既是當前倡導綠色生活下的產物,也是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據柏悅翔灣項目設計工程師劉亞東介紹:“超低能耗建筑起源于德國,因在技術上通過采用保溫隔熱的外圍護結構和一級能效的電氣設備,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通俗來講,超低能耗建筑主要從主動節能、被動節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個方面,實現節能減排?!?/p>
作為碧桂園在上海嘗試的首個超低能耗住宅項目,柏悅翔灣借助“外保溫一體化+內保溫組合”的圍護結構如同給房子穿上了厚厚的棉襖;窗戶采用的三層雙中空玻璃,隔熱防寒作用性能顯著提升;通過在室內外設置隔汽膜和透氣膜,搭配無熱橋設計,從而最大限度減少熱量喪失。此外,通過配備一級能效的電氣系統,加之對太陽能、空氣能的利用,實現降低能耗的目的。以上海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為基準,預期每年可節約標準煤98.97噸,每年可以減少CO2排放241.18噸。
從試點到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國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發展之路。如今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總目標指引之下,各地正在從支持超低能耗建筑著手積極制定相關的目標,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住進既舒適又節能的高品質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