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7月下旬玻璃市場企穩,結束此前兩個月的價格跌勢。8月份以來,玻璃生產企業銷售狀況好轉,各地現貨價格普漲,5mm規格大板價格漲幅40~130元/噸,小板市場價格從前期價格低位回升幅度更大。上周浮法玻璃市場價格普遍提漲,成交良好。周內多地價格有不同幅度提漲,整體看,南方漲幅略高于北方。各地庫存削減較明顯,尤其北方沙河區域高庫存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市場成交良好下,部分區域廠家仍存近日提漲計劃。隨著玻璃出廠價格的持續回升,貨車排隊采購原片的場景再度出現。與此同時,期貨市場價格擺脫單邊下跌走勢,期現價差顯著收斂。
近期玻璃期現貨價格企穩回升,可以看作是產業基本面和宏觀預期共振的結果。從產業鏈的運行狀況看,5月中下旬開始,華北、華中等主產區經歷兩個月的價格博弈,行業深陷整體性虧損泥潭,7月份行業平均虧損幅度超過200元/噸,繼續殺跌動力衰竭。
在原片價格趨勢性下挫期間,下游貿易商及深加工企業維持低庫存運轉,行情低位企穩后深加工企業為在手訂單集中補充原片庫存。玻璃生產企業銷售狀況因此快速好轉,庫存有所去化,原片生產企業調漲出廠價格是對銷售好轉的應對,同時以漲促銷也是原片企業的常規動作。
據卓創資訊,截至8月11日,重點監測省份生產企業庫存總量為6159萬重量箱,較前一周庫存下降1067萬重量箱,降幅14.77%,庫存天數約30.68天,較前一周縮減5.32天。連續兩周大幅去庫后,前期庫存偏高區域玻璃生產企業經營壓力有所緩解。
從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看,保障在建商品房竣工交付是提振信心的關鍵一招,竣工速度加快將有利于玻璃需求釋放正在逐步成為市場共識,玻璃需求預期因此較前期的低迷狀態有所改觀。
玻璃期現價差接近后,市場再度面臨方向選擇。8月中旬玻璃基差有所走擴,顯示現貨價格走勢強于期貨價格,透露的信息是玻璃價格趨勢性好轉并沒有成為市場的一致性預期。市場信心偏弱有著現實的基礎:玻璃生產企業庫存盡管有所去化,與往年相比仍處于高位;價格回升后,此前市場期待的玻璃生產線較大規模的冷修難以兌現,浮法玻璃的供應會階段性保持穩定;同時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于需求端,玻璃深加工企業為在手訂單補充原片的動作能否持續。出現竣工交付困難區域和財力偏弱區域重合度較高;同時各個項目的問題有資金不足的共性,也有千差萬別的個性,如何在保障竣工交付的過程中實現各方利益平衡,難以有一定之規,整齊劃一的保交付過程可能是難以企及的理想狀況。
玻璃深加工企業是玻璃原片的直接使用方,筆者通過調研了解到,受到去年下半年以來回款困難影響,玻璃深加工企業普遍把深加工訂單預付定金比例從20%~30%提升至80%~100%。從這個切面可以看出,在各環節以降低自身風險為主要考量的情境下,保障竣工交付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難。
盡管有諸多困難,但是我們應該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困難和問題得到解決的過程中,玻璃供需格局改善乃至向好的前景會逐漸清晰。對于玻璃生產企業來說,宜在穩定生產供應的同時通過改善產品結構,向創新要效益;對于玻璃深加工企業來說,在玻璃價格顯著低于生產成本且有企穩跡象時為在手訂單補充原片庫存,是可行的經營策略。
(作者單位:方正中期期貨)
本文原載于《中國建材報》8月15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