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福建,許多企業尚處于雛形,甚至還有一些門企還沒有“出生”,品牌更無從談起。當時,國內各地的情形也大體相似,那時候木門行業剛剛起步,相比之下,市場的品牌已經非常成熟。當時,福建地區的防盜門行業區域性品牌已經開始顯現,但木門企業的數量和品牌屈指可數。
四年后的今天,從整體來看,行業變數極大,首先是木門行業的飛速崛起,然后是防盜門區域性品牌的地位鞏固,還有就是綜合性門企的組建,以及新生類門企的橫空出世(比如)。在發展中,福建門企仍存在一些問題。
當前企業是否成熟?
四年的時間,可謂彈指一揮間,市場變化多端。在更多門企茁壯成長的同時,也同樣會有一些時運不濟的門企“不幸夭折”。一個企業的成功與企業領導團隊的能力是分不開的,但更重要的是項目的可持續性和新產品的延續性。目前廈門和福建很多木門企業的主流產品已經形成,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原木門,已經初步構建成一個整體的品牌優勢。
大到一個城市,小到一個企業,都必須把“我是誰?”“我現在在哪?”“我將向何處去?”這幾個方向性問題先確定,這就是“魂”,也是“戰略”。企業戰略是同類企業間競爭的關鍵法寶,同樣是兩家門企,而且做同類型的產品,但彼此間發展程度的快慢,往往取決于戰略差異。除此之外,企業領導人的個人能力以及人才素質的差別也非常關鍵,兩軍對陣,士兵比的是勇氣,將帥比的是謀略。從無品牌到有品牌,再到多品牌,是福建木門行業發展過程的真實寫照,但下一步很可能就到了調整階段了。因此在企業的發展道路上每時每刻都不能松懈。
家族企業用人難
在談到福建的門企,就不得不說到家族企業。在福建多數門企中,多是中小型企業,且以家族型企業為主。家族企業經過了初創時期,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進入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這一階段,企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會逐步轉變,而企業的家族制所帶來的問題也會暴露出現,并逐漸適應不了企業的發展。許多門企都面臨著缺乏人才的問題,但真正有才的人進入企業卻也呆不長久,原因有很多,比如信任度不夠、在企業中受排擠等。事實上,在家族企業的管理中,如何管理老板身邊的人是很大的問題。老板身邊的人往往因為特殊的身份會有優越感,忽視紀律的約束。如果不對這些人加強教育,不秉公而斷,就會使其他員工不服,人心渙散,喪失領導權威,許多管理制度不能落實。
據了解,針對中小家族門企中的外來高層人員,旁邊其職業生涯的走勢,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企業忠實的跟隨者。前不久筆者曾和廈門一家門企的廠長交流時,明顯感覺到他對企業很忠誠,他說自己跟隨老板十多年了,盡管這家門企也算是家族企業,但老板對他非常信任,10萬元以下的原料、設備花銷可以自行決定,他和老板的關系早已是朋友間的關系。老板娘雖然也在公司,但她只負責財務,管理上一概不問。正因為如此,他一直在公司踏實的工作著,從來也沒想過自立門戶;二是早早走人。有些人才到了某些連帶關系太多的家族企業中,受不了眾人“看”、“拉”、“打”的三板斧,遲早會走人。事實上在這種企業中,人才確實難以立足;三是臥薪嘗膽,時機成熟后自立門戶。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是打工者的目的就是學藝的,另一方面是呆在企業里越來越難受、被孤立,被迫性的自立門戶。家族式企業在人員管理上最大的詬病是任人唯親。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按親疏遠近,而非因才適用,因此在企業內產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異。家族式企業在成長的同時,管理方法要有所轉變,親屬可能是最可靠的人,但沒有能力,就是最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