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以門窗為主業的賽道里,終于又跑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12次審議會議召開,審議結果顯示,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早在2017年時,作為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森鷹曾經申請IPO,但沒有通過。數年里的堅持,終于闖關成功,對森鷹來講,或許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
同時,對于門窗行業來講,稱得上一個標志性事件,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以門窗為主業的公司IPO闖關成功。
森鷹,打破了一度沉寂的局面。
此前,跟門窗有關的上市公司里,主要是嘉寓股份、海螺型材、興發鋁業等。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涉足門窗業務,比如歐派、好萊客、詩尼曼等,不過門窗板塊的業務占比并不大。
這次闖關成功的森鷹窗業,節能鋁包木窗是其核心業務,產品包括節能鋁包木窗、幕墻及陽光房,算得上門窗零售板塊頗具代表性的上市案例。
那么,森鷹的實力又有多強?以營收來看,2018到2020年分別創下約6.11億元、7.28億元、8.37億元;歸母凈利潤約5977.53萬元、7586.28萬元、1.27億元。
僅僅是門窗單品類,就能拿下8個多億的銷售額,已屬不錯的戰果。
同時,森鷹在黑龍江的地位是比較高的,2020年度,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其為“黑龍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1年,被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確定為第一批“黑龍江省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
數據與認定自然不是憑空而來,有它的深厚基礎,我們從技術、生產、產品、營銷、渠道等角度,進一步了解森鷹的情況。
作為1998年創辦的老牌公司,森鷹在行業里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截至2021年末,已擁有73項已獲授權的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7項,實用新型專利40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
據官網資料,森鷹在哈爾濱、南京建立有兩大生產基地,其中,哈爾濱南崗工廠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哈爾濱雙城工廠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包括超級節能的被動式工廠。南京工廠總規劃占地150余畝,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
生產基地布局的同時,則是森鷹逐年加碼產品研發的投入。
據了解,2018至2021上半年間,森鷹窗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10%、3.08%、3.25%、3.97%,呈現遞增趨勢。
官網介紹里提到的技術涉及:木材型加工、鋁型材無縫焊接及涂裝、金剛網窗紗一體、密封膠條角部焊接、通風排水、隔音降噪、防盜安全、防風、防火等。
旗下確實已著重打造一些表現出色的產品,比如S86系列節能鋁包木窗,作為標準窗產品,賣得相當不錯。還有P120系列節能鋁包木窗產品,經過德國PHI認證,擁有更強的保溫隔熱能力,可滿足國內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對窗的性能要求。
頗具前瞻性的做法是,森鷹以節能窗為主線,升級產品主材(木材、型材、玻璃、五金、油漆、密封膠條)配置,并提出了森鷹標準。敢于提出標準、構建標準體系,并且推行標準的做法,稱得上眼光長遠。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兩年來,森鷹進一步明確了戰略定位,主推空調窗,定位“更高端的空調窗”,其產品系列里包括:經典鋁包木空調窗、新生代鋁包木空調窗等,力圖實現“冬暖夏涼”的體驗。
與之匹配的廣告是:不用空調,就用森鷹鋁包木空調窗,冬天暖和3-4度,夏天涼快3-4度。
早在2020年時,大材研究曾有一篇文章對此做了關注,其中提到:
森鷹在南京香格里拉酒店召開“不用空調,就用森鷹空調窗”發布會,網易新聞同步直播,共有220萬人次在線觀看。
據了解,森鷹引進張默聞展開新的品牌策劃,對鋁包木窗品類的名稱進行調整,改為“空調窗”,廣告語采用“不用空調,就用森鷹空調窗”。并邀請邵唯晏對森鷹logo和店面形象的升級。
空調窗是什么?據其介紹,具有一定的空氣、溫度調節功能的窗,冬天能讓居室溫暖三四度,夏天能涼快三四度。房間不用裝空調,也能變得冬暖夏涼。
這個說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質疑,認為窗子要能達到這種效果,應該有權威機構的檢測認證才行,而不是自己去定義。
隨后,在森鷹的官網上,就打出了“更高端的空調窗”核心廣告語,并且展示了多款空調窗產品,比如國潮空調窗C95、大BOSS空調窗、1998空調窗、1號空調窗、推窗望月空調窗等。
放到大家居行業里比較,門窗企業的網點普遍較少,很難做到動轍上千家店的規模。
森鷹雖是行業里頗有實力的主角,但網點覆蓋還存在比較大的提升空間,截至2021年6月底,經銷商194家。
跟前幾年比起來,增長不明顯,存在一定波動,比如2020年底是200家、2019年底194家、2018年底179家。官網提到,目前有200多家店。
就2021年6月底的經銷商分布來看,華東地區最多,102家,屬于優勢區域;華北地區27家、華中地區25家、東北地區17家,屬于成長型的區域;西南地區10家、華南地區7家、西北地區6家,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大材研究認為,200多家店的覆蓋面,反映兩點:一是銷售網絡存在繼續擴大的空間,而且空間很大;二是薄弱區域成長的同時,銷售網點將大幅增長,進而帶動企業的實力增加。
以森鷹的情況,如果成長階段、初級階段的幾個大區向華東看齊,企業的年銷售額或許再翻幾番。
不過,在這些薄弱區域里,活躍著其他非常有實力的門窗品牌。要想提升份額,預示著一場惡戰。
經營管理方面,森鷹窗業有一些創新。
據公開信息,2010年前后,森鷹就推行各類“技能比武”、“技能大賽”等比拼。2020年,森鷹鼓勵先進的公司級獎項“合理化建議”評選,共有72項建議入選,提出并完成管理創新、技術改進等,總計30余項。
給人印象比較規范的森鷹,其實是一個家族企業。
實際控制人為邊書平、應京芬,二人系夫妻關系,其中,邊書平持有森鷹窗業73.90%的股份,應京芬持有森鷹窗業9.46%的股份,二人合計持有83.35%的股份。
在森鷹窗業的主要股東中,還出現了歐派、居然、美凱龍家居巨頭的身影。其中,梅州歐派持股森鷹窗業150萬股,占比2.11%;居然投資持股150萬股,占比2.11%;美凱龍持股149萬股,占比2.10%。
總體來講,家族公司的色彩還是相當濃厚的,畢竟高達八成的股份在夫妻手中。事實上,大家居行業里,上市公司里的家族企業極其常見。
而正是這些家族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在眾多細分家居產業里拓荒,孜孜不倦地進取,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既實現了自身的成功,又推動了產業的進步,并為每個家庭創造新的福祉。
對于森鷹窗業的創業板IPO過會,來自新浪家居行業主編子陽的評論是,因為堅持所以看到。時隔7年后,森鷹窗業重振旗鼓,鷹擊長空,正所謂應了那句老話——守得“窗”開見月明。
據公開信息,森鷹此次計劃募集資金6.73億元,分別用于哈爾濱年產15萬平方米定制節能木窗建設項目、南京年產25萬平方米定制節能木窗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從用途看,主要用于產能的提升,或許意味著兩件事情,一是企業的業務非常好,需要新的產能支持;二是產能釋放后,如果產能順利消化,企業的營收將再上臺階。
大材研究預計,伴隨森鷹門窗的上市闖關,其他有實力的品牌或許已在籌備,準備首戰IPO,也可能是再次投身資本戰局。
有能力登臺競技的至少包括:飛宇、皇派、派雅、新豪軒、歐哲、美馳等多位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