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中建八局一公司貫徹落實國家“雙碳”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打造系統化綠色產業體系,推動綠色復蘇。以成長性智慧園區、綠色低碳園區、創新示范性園區為戰略引領,聚力打造“四廠一中心”產業化布局;先后榮獲山東省裝配式建筑行業“優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濟南市“綠色工廠”等榮譽稱號,當選第一屆山東省建設科技與教育協會理事單位。
(圖為中建綠色建筑產業園全景圖)
一、開辟新賽道,打造“四廠一中心”產業化布局
為加速推進以新型建筑工業化帶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公司創新打造“四廠一中心”產業化布局。建筑產業化工廠:設立濟南、中原兩個生產基地,覆蓋山東、中原、雄安等區域,供應裝配式構件22.45萬立方米,有力支撐主業發展;綠色新型模架工廠:以生產、翻新鋁合金模板為主,日翻新、生產鋁合金模板450平方米,施工面積達1192萬平方米,產品覆蓋一公司所有區域公司;裝飾部品預制工廠:以生產鋁合金門窗和構件式、單元式幕墻為主,已供應鋁合金門窗5.5萬平方米,幕墻近10萬平方米;BIM+機電一體化工廠:目前該廠正在建設中,規劃年產風管200萬平方米、管道4500噸等;綠色建筑科技孵化中心:采取科技研發、項目合作、技術引進等多種模式與系統內外部單位進行合作,實現企業研發與產品推廣一體化發展;安全體驗教育基地:山東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建筑施工安全和裝配式建筑施工體驗式教育基地”,可提供安全和裝配式建筑施工體驗式教育及實際操作培訓。
目前,中建綠色建筑產業園(濟南)已成為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產業化工廠,累計營業收入達15億元。
(圖為新型模架工廠國內首條全自動一體化鋁模生產線)
二、順應新形勢,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一是新技術助力綠色建造。依托孵化中心研發預制構件布料精準控制技術、多維度變頻復合振動技術等,設計安裝7條柔性全自動化生產線,實現智能化管控,人員投入減少近20%,人均創效提高近50%;通過BIM正向設計每年節約成本近300萬元,以BIM信息為基礎創建的智慧工廠管理平臺每年節約運營成本近270萬元。
二是新材料助力綠色建造。創新研發低氣味、無毒性生態脫模劑、緩凝劑及無痕快速修補劑,改善作業環境,提高工作效率,預制構件產品合格率達100%、外觀可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每年節約成本近260萬元;自主生產墻板、樓梯等22種綠色建筑產品成功進入雄安新區、濟南新舊動能先行區。
三是新工藝助力綠色建造。創新使用輕質骨料陶粒制備輕質混凝土,容重降低800kg/m3,28d強度可以達到33MPa,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和經濟效益。采用無塵化綠色工藝形成再生骨料,研發配置再生混凝土、高性能透水磚等綠色建筑產品,利用低密度、自重輕、保溫性好等特點降低鋼筋配比和結構自重,節約工程成本,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推進建筑產業綠色化發展。
三、開創新格局,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
一是強化自有產業工人培養。產業園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加大產業工人培育力度,廣泛吸納社會高技能技術工人和職業院校畢業生,同時通過安全體驗教育、質量培訓、安全質量雙星評選等系列活動,快速建立產業工人隊伍100余人,產品質量和工廠產能大幅提升。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公司與山東建筑大學等多所高校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創新實踐基地;與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共建“中建綠色產業學院”,建設智能實習實訓基地、全省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訓考核基地;拓寬產業工人提升學歷渠道,持續培養和輸出高質量產業化人才。
(圖為產業園與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共同打造的“中建綠色建筑產業學院和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產教融合實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