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0月22日晚,杭蕭鋼構(600477)發布三季報。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98億元,同比增長4.17%;歸母凈利潤1.80億元,同比增長6.40%。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7.41億元,同比增長32.39%。
杭蕭鋼構表示,目前公司正根據最新發展戰略,繼續專注于綠色建筑這一領域,做大做強鋼結構傳統主業,堅持技術創新研發,通過建設“未來工廠”,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步伐,賦能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公司通過增資合特光電,布局光伏建筑一體化。
深耕鋼結構領域
專業化能力不斷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加強財政、金融、規劃、建設等政策支持。同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重點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不斷提升構件標準化水平,推動形成完整產業鏈,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從杭蕭鋼構三季度經營情況來看,公司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同時,發展也在持續向好。一方面,作為國內鋼結構龍頭,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新簽合同數量162個,遠高于去年同期,新簽合同金額達67.81億元。其中,輕鋼結構新簽合同21.59億元,同比增長59.8%;此外,鋼結構住宅作為行業新熱點,公司新簽合同3.51億元,同比增長翻兩番。
另一方面,公司多個具有不同特點的項目陸續開啟:全資子公司漢德邦積極參與的濟南平安金融中心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施工階段,該項目是濟南在建第二高樓,樓板跨度大,外圍懸挑造型豐富,采用了漢德邦自主研發的焊接式鋼筋桁架樓承板,同時也是山東省首個5G智慧工地;山東杭蕭相繼簽訂濟南綠地國博會展中心、齊河縣智慧產業園兩大鋼結構工程項目,合同工期僅有50、100天,在對空間絕對結構的把控、個別施工環節的相對精度、生產組織和快速反應能力等方面對項目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杭蕭鋼構于2018年打通建筑領域產業鏈,成立了萬郡綠建,針對鋼品、建材、裝飾裝修等供方企業提供互聯網推廣全域覆蓋、海量詢盤信息、23萬平方米展示中心的產品全方位展示、全程透明的可視化在線SAAS服務,截至目前已積累供方企業3000余家,大型需方企業百余家,已成為建材行業唯一的產業+互聯網雙強公司。
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底,公司鋼結構產量將由去年的100萬噸提升至140萬噸。為提高產能利用率,確保訂單穩步增長,公司設立了全球營銷中心,加大對營銷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力度。此外,在推動戰略合作的過程中,公司還與各地政府、有實力的企業建立了聯系,更有利于訂單的獲取和市場的開拓,相信未來訂單量和產能利用率都將進一步提高。
發揮協同優勢
光伏建筑一體化前景可期
《意見》還提出,要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鼓勵智能光伏與綠色建筑融合創新發展。杭蕭鋼構認為,目前我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量較高,與碳達峰目標相矛盾。光伏作為配套建材,具備顯著的節能、環保優勢,配合綠色建筑的主要代表——鋼結構建筑,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有望成為解決建筑行業發展與碳達峰目標的矛盾的主要手段,加速綠色建筑時代到來。
7月,杭蕭鋼構為實現BIPV項目產業化,以現金方式對合特光電進行3500萬元的增資,持有合特光電51%的股權,并設立了BIPV子公司。
資料顯示,合特光電系國內光伏發電研發及應用企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全產業鏈高端制造能力,擁有十幾年的行業工作經驗和太陽能電池領域專有技術。近年來,合特光電圍繞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產品展開科研攻關,陸續推出了光伏發電應用系列產品,主要涵蓋智慧建筑系列產品如光伏發電地磚、光伏發電玻璃幕墻、光伏發電屋面瓦,以及智慧交通系列產品如發電隔音障、發電眩暈板等。
上述負責人補充道,合特光電已經在全國各地完成了十余個示范性工程的建設,未來將會在自有的廠房做BIPV生產線的布局,作為BIPV示范項目,并且爭取在公司百余家戰略合作方進行BIPV項目的落地,同時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進行多方面的推廣。
據悉,合特光電100萬平方米的BIPV生產線計劃于今年10月底試車,目前正在進行廠房裝修和設備訂購,后續進廠會考慮跟地方政府和央企合作推動新能源BIPV改造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河南、江蘇、廣東、河北等10余個省市區在發布的相關政策中明確提及了BIPV。有地區已經先行試水,提出了較為豐厚的補貼政策,如北京市順義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支持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的通知》明確,對全部實現BIPV的項目,補貼標準提高至0.4元/千瓦時。分析人士指出,若BIPV項目有補貼支撐,則可以有效提升收益率。隨著政策不斷完善、產業發展規范化,杭蕭鋼構有望憑借鋼結構項目經驗優勢和合特光電專業技術優勢,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