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平板玻璃價格較同期上漲較大,引起產業鏈下游企業和一些用戶的較大反應。特別是5月過后,平板玻璃出現了時段性的供應偏緊,價格高位運行且連續上漲。進入8月后,平板玻璃行業上市公司先后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受益于行業的高景氣度,這些平板玻璃公司的業績均十分喜人。
平板玻璃價格上漲很快,從上游向下游的價格傳導卻并不順暢。對于那些自身沒有平板玻璃生產線的玻璃深加工企業來說,高價買入原片、再賠本將產品賣出去的情況與日俱增。今年5月29日,7家玻璃深加工行業商(協)會齊聚安徽省黃山市,向國家有關部委發出了對平板玻璃價格異常上漲進行調研的呼吁。
我國一直在釋放將持續確保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強烈政策信號。不僅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點名”,要求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8月3日,工信部原材料司也召開了平板玻璃價格座談會,原材料司一級巡視員呂桂新直言不諱:“當前平板玻璃在產能仍然過剩的情況下價格繼續上漲已脫離行業基本面,政策也不允許。”
平板玻璃價格過高過快上漲會造成幾重后果?什么原因導致其價格錯位這般嚴重?下半年價格會有回落嗎?如何才能避免行業再起波瀾?
價格脫離基本面
“今年平板玻璃價格上漲幅度,是1993年取消玻璃統配價格以后最高漲幅。”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秘書長孫星壽告訴《中國建材報》記者。
據了解,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平板玻璃行業生產和銷售急劇萎縮,價格大幅下滑。2020年4月份,平板玻璃價格一度跌至近年來低點,每重量箱僅為67元。在行業共同努力推動復工復產情況下,2020年5月份以后,平板玻璃價格逐漸恢復。8月份突破近年來波動范圍,達到95元每重量箱,年底攀升至112元每重量箱。進入2021年以來,平板玻璃價格先抑后揚,5月份以后加速上漲,6月達最高點138元每重量箱。
平板玻璃價格的過高過快上漲,引起了產業鏈下游企業和一些用戶的較大反應。玻璃深加工企業處于產業鏈中下游,又以中小微企業為主,議價能力不強,對成本壓力的傳導和消化能力較弱。平板玻璃價格高企,玻璃深加工企業首當其沖。
“不交貨失去客戶,交貨損失又實在是太大。行業里很多公司都想把交貨期往后拖,認為少虧一點是一點。”據一位深加工企業負責人描述,在5月上漲最為激烈的時候,部分原片企業甚至做到了每日一漲。而由于下游價格傳導不暢,上游原片價格又“高不可攀”,兩頭夾擊之下,他們想“活下去”都十分困難。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上下游本是唇齒相依的行業,相互離不開。從更深層來看,平板玻璃價格過高過快上漲,還可能危及近年來平板玻璃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甚至導致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空中樓閣”。
平板玻璃產能過剩問題始于2009年,在當時寬松的宏觀政策下,國內基建需求高企,帶動大量平板玻璃產能上馬。2008年時,平板玻璃在產產能為6.7億重量箱,2009年猛增到7.6億重量箱,同時還有超過1億重量箱的產能在建。當時全行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產能利用率逐漸走低,平板玻璃價格也一路下滑。
在此后數年間,政府部門先后出臺去產能文件,嚴禁新上、擴建平板玻璃產能項目,確有必要新上的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以期遏制、化解產能過剩問題。行業企業從供給側著手,加快延伸產業鏈,走多元化發展道路。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如今整個玻璃行業的產銷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玻璃除了應用于傳統的房地產市場,還可應用于汽車、光伏、電子電器、家電等工業領域。平板玻璃也在產能不新增的情況下實現產銷量快速增長。
“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原片價格過高、過快上漲帶來的危害。”呂桂新說,“如果任其發展,不僅會對玻璃深加工產業造成極大影響,還會危及近年來平板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上漲系多重因素所致
“平板玻璃行業仍然是一個周期性過剩行業。按照市場規律,價格由市場需求來決定的。”有平板玻璃生產企業表示,來自供需兩端的共同作用,推動平板玻璃價格持續上漲。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多位玻璃業內人士的認同。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漲價幅度頗大,給平板玻璃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壓力。以廣東為例,普通玻璃用石英砂從今年年初的200元每噸漲到了300元每噸,漲幅達50%;超白玻璃用石英砂從300元每噸漲到了550元每噸,漲幅超過了80%;純堿從年初的1600元每噸漲到了2300元每噸,漲幅超過40%,天然氣等燃料近來漲幅也超過10%。“整體而言,浮法玻璃生產成本上漲超過了12.5%。”
庫存的大幅削減,也是平板玻璃原片價格能夠持續上漲的直接原因。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則現場提供了一組數據:“從庫存來看,今年平板玻璃重點企業一直保持著較低的庫存。以往正常情況下,企業庫存基本維持在20天的用量。今年則降到了10天左右,有的時候甚至比10天還少。”
來自需求端的強大拉力也不容小覷。用處多了,價格就漲上去了。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房地產交房時間后移,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大幅“清庫存”。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國房屋竣工面積為3.648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5.7%,其中6月當月增速達到66.5%。特別是棚改、老舊小區改造等大規模推廣兩玻或三玻等節能門窗,使得建筑領域玻璃需求增長較為明顯。
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對平板玻璃價格上漲原因的看法也有不同。以河北為例,作為平板玻璃生產大省,今年年初,石家莊、邢臺等地先后暴發疫情,對并迅速波及到全省,平板玻璃下游企業普遍停工停產,市場需求低迷,很多生產企業很多選擇了停窯冷修。此外,由于環保原因,近幾年邢臺、唐山等地區也經常停窯限產,導致平板玻璃階段性供應偏緊,也推升了玻璃市場價格。
平板玻璃價格高企,深加工行業也有自己的看法。5月29日,在由7家玻璃深加工行業商(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與會代表普遍表示,除供需失衡、成本上漲等因素外,資本介入、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濫用定價權等因素摻雜,最終才導致玻璃原片價格異常。更有深加工企業代表對記者表示,囤積原片的行為不僅涉及玻璃原片生產商、貿易商,還涉及深加工企業。這些過度投機炒作行為的出現,不僅對價格上漲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擾亂了正常產銷循環。
而在8月3日的平板玻璃座談會現場,呂桂新直接指出,目前平板玻璃價格過高過快上漲,主要是市場供給不足和需求短期過快增長,但也不排除人為操縱和資本市場炒作因素。“平板玻璃價格水平明顯偏高,并帶來企業當前的高額利潤,這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
下半年或高位震蕩運行
“原料、燃料漲價多少?占比增加多少?浮法玻璃廠庫存多少?常規多少?房地產增加多少?……”獲悉工信部召開平板玻璃座談會,有玻璃從業人士向記者提出了一組希望了解的數據。歸根結底為了一個問題——下半年平板玻璃價格將會走向何處?
目前行業庫存一直偏低,價格也保持上漲趨勢,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從整體來看,接下來的價格波動不會太大。座談會召開伊始,就有參會人員表示:“下半年平板玻璃價格在高位震蕩是大概率事件,供應緊張大為緩解也是大概念事件。”這一觀點也與多位到會人員的預測相符。
“當前的價格上漲,是需求暴發性增長導致短期內供求關系有所波動。”旗濱集團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平板玻璃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稍微好轉,但每年仍然有一兩個月的低谷,銷售價格會低于生產成本,期間會有很多生產線集中冷修。在此期間形成一個供需錯配,并帶來后續的價格上漲。2020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自2017年累積的竣工量開始在集中釋放,帶來爆發性需求。“今年的趕工需求尤為明顯。”
過去10年間,我國一直鼓勵推廣節能中空玻璃。如今,同等建筑面積的房屋,玻璃需求量仍在增大。“從一片兩片,現在已經進入到三片。”信義集團負責人也表示,在這種情況來,下半年平板玻璃的需求比重還會進一步上升。”
一直以來,平板玻璃都被列入為“兩高”(高耗能、高排放,也解釋為高耗能、高污染)行業。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對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規劃約束、嚴格“兩高”項目環評審批、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依排污許可證強化監管執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5個方面作出規定。6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監察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的重點監察內容即“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執行情況。也因此,有平板玻璃負責人提出,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平板玻璃產能供給不會再有太大的增量,企業環保的壓力也將進一步增長。
與此同時,有企業提出,未來平板玻璃行業還會走向另外一個“雙高”——高成本、高售價。“很多人只關注了去年和今年的行業變化,但如果再往前推,2019年年底的時候,市場上每重量箱價格高的已經超過100元了。”武漢長利玻璃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在2017、2018、2019三年內,平板玻璃價格連年在上漲。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疫情,2020一整年平板玻璃的價格仍然可能很高,甚至會比2020年年底的實際價格還要高。“新冠肺炎疫情是行情的放大器。”
入夏以來,德爾塔病毒的擴散,也給部分地區平板玻璃生產企業帶來了困擾。江蘇省政府部門負責人則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現在還沒有見到底兒,對價格的影響程度也不好說。”
“預計下半年整個建筑技術玻璃市場的需求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孫星壽表示,如今平板玻璃行業與技術玻璃行業的產業界限逐漸模糊,產業鏈延伸、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主流。“預計全年價格和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上升。”孫星壽說。
雖然同樣預測下半年當地平板玻璃價格會處在高位,安徽省經信部門負責人則提出了積極的看法,一來,隨著冷修、產能置換的平板玻璃項目陸續投產,供應在逐漸增加;二來房地產市場高峰之后,國內市場需求會有所下降。第三點,相對來講,本輪價格的暴漲是供需雙方都不愿意見到的,也都希望能回落。“國內價格有可能會下降,到今年年底可能逐漸恢復到年初的狀態,明年上半年之后會進一步回調。”
多措并舉推動高質量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平板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但總體還屬于過剩行列,嚴禁違規新增產能的路線并不會動搖。在此基礎上,如何才能引導平板玻璃價格走向預期,引導行業走上更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在平板玻璃座談會上,有企業代表提出必須解決能耗指標“卡脖子”的建議,得到了多位參會代表的支持。據了解,如今各地對能耗指標管理都非常嚴格。能耗落地不了,產能也落地不了,很容易會出現“卡脖子”的問題。廣西工信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玻璃行業規模比較小,我們建議考慮以玻璃行業的跨省產能置換為試點,推動盡快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能源交易制度,實現能耗跟著產能走。”
廣東省工信部門則提出,可以從降低原材料成本上下功夫。“可以溝通住建部門和自然資源部門,由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對全省平板玻璃原材料進行梳理,然后出臺一個指導意見,以有效降低石英砂、超白石英砂等原材料的開采成本。”
對玻璃深加工企業來說,大力提高新產品、新工藝的數量是不錯的突破口。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深加工企業對記者表示,平板玻璃行業的趨勢是浮法企業自己做深加工,自己打通產業鏈。如此一來,沒有特色、沒有優勢的深加工企業必定會被淘汰。“所以我們自身一定要修煉好‘內功’。”
要加強透明度,這也是政府、平板玻璃企業及深加工企業的共同建議。加強平板玻璃產能變化、市場供求變化等信息的搜集整理,及時發布,可以有效防止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市場波動和價格大起大落。不同的是,呂桂新強調要加強市場信息的引導,深加工企業建議建立權威的價格指數標準和報價參考體系,平板玻璃企業則希望能夠由政府牽頭引導價格,同步聯動實施以保證公平公正。
孫星壽強調,要進一步推動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體作用,適應或引導相關消費領域的變化,積極推動全行業進一步向節能、智能、功能、高端等方向實現多元化發展,向消費終端延伸轉型,通過產業鏈延伸形成上下聯動發展模式。
另外,還要重點關注民間資本的推動作用。呂桂新直接表示,對帶頭哄抬物價的行為,工信部將會同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該約談的約談,該查處的查處。孫星壽也建議,對帶頭哄抬物價的行為,要依法依規予以查處,凈化市場競爭環境。與此同時,多家平板玻璃企業明確表態,擁護國家穩定大宗商品價格的政策和措施,遵循市場規律,依法合規有序經營,不聯合操縱、不抬高平板玻璃的價格。
迄今為止,工信部召開平板玻璃座談會已有1月。得益于會議釋放的積極信號,平板玻璃價格漲勢明顯放緩。即使有調漲,也屬于個別企業的行為。而對是否會有更多“靴子”落地,玻璃業內人士仍在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