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十三五”期間,湖南省礦山數量大幅減少,生產規模大幅提升,礦山數量由6901個優化調整至3564個,大中型礦山比例由5.94%提高至15.59%。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規范集約程度還將進一步大幅提升,礦山數量將控制在3000個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30%;同時從源頭上強化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加大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生產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全省綠色礦山建設比例要達到30%。
以縣為單位劃定砂石土礦集中開采區
緊跟國家產業政策,規劃明確了湖南省限制性開采礦產清單:限制開采高硫、高灰煤炭,淘汰關閉產能低、安全不達標和多年停產小煤礦;限制石膏、低品位赤鐵礦、硫鐵礦等礦種開發,壓減過剩產能;限制釩礦開采,嚴格釩礦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限制低品位磷礦開發,加強現階段選冶技術未過關、難以利用的鋰、鈹、銣、銫等礦產資源保護。
同時,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禁止開采可耕地磚瓦用粘土礦。落實汞公約公告,不再新設汞礦山,禁止開采新的原生汞礦,逐步關停現有汞礦山。全面退出單一利用的石煤礦開采。
按照全面推進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專項整治要求,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優選資源條件較好、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外部條件成熟的區域,劃定一批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集中開采區,引導全省砂石礦實現集中開采、規模開發、綠色利用,至2025年砂石礦采礦權數量控制在1500個以內。
開展頁巖氣和煤層氣勘查試點工作
未來五年,湖南將以五個重要成礦區帶內大中型礦山及其深邊部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
具體來看,湘西北成礦區重點勘查開發鉛、鋅、錳、水泥用灰巖、方解石、滑石、地熱、礦泉水等資源。湘東北成礦區重點勘查開發金、鉛、鋅、稀有金屬、普通螢石、高嶺土、長石、飾面用花崗巖、礦泉水等礦產。湘中成礦區主要勘查開發銻、金、鉛、鋅、飾面用花崗巖、方解石(碳酸鈣)、長石、海泡石等礦產。湘南成礦區重點勘查開發鎢、錫、鉛、鋅、稀土、石墨、普通螢石、高純石英、方解石(碳酸鈣)、地熱等資源。雪峰弧形成礦帶重點勘查開發金、銻、鎢、銅、重晶石、高純石英等礦種。劃定平江萬古-黃金洞金多金屬礦等15個礦區為省級重點勘查區。
湖南還將探索建立高效的新型能源資源礦產調查評價與勘查新模式,優選2-3個點開展頁巖氣、煤層氣等試點工作,并加強全省優勢非金屬、礦泉水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形成一批新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接續區。
設置51個省級重點礦產資源開采區
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規劃優選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大中型礦區、礦產資源集中開采區,設置了51個省級重點開采區,包括平江黃金洞金礦區、花垣民樂錳礦區、桃江板溪銻礦區等。
以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為重點,未來五年湖南將建設安化渣滓溪、冷水江錫礦山、常寧水口山、永州零陵水埠頭、桂陽寶山-黃沙坪、江華姑婆山、郴州柿竹園-新田嶺、郴州魯塘-荷葉、宜章瑤崗仙-界牌嶺、臨武香花嶺-香花鋪等10個能源資源基地。
為了全面提升礦產資源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將推進臨湘虎形山、平江萬古、平江黃金洞、醴陵正沖-小橫江、茶陵鄧阜仙-垅上、花垣魚塘寨-民樂、沅陵沃溪-杜家坪、衡南楊林坳-雙江口、汝城磚頭坳-白云仙等9個國家規劃礦區建設。
以鎢礦為重點,將已取得初步勘查成果、資源規模達到大型以上、現未開發利用的臨湘市虎形山鎢礦、城步苗族自治縣平灘鎢礦列為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區和資源儲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