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玻璃期貨價格再創上市八年以來的新高。
2月25日下午收盤,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報收每噸2059元/噸,單日上漲4.46%。這一價格超過去年12月的高點,刷新該品種2012年上市后的新高。
南華期貨分析師何杭瑩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此輪上漲從今年1月開始,原因涉及資金面寬裕、玻璃庫存較低等多個方面。
何杭瑩表示,玻璃下游企業復工復產與預期時間相符,市場對節后的玻璃需求持樂觀態度,使得玻璃期貨延續了春節開盤后的高開行情。
鄭商所玻璃期貨合約的交易品種為平板玻璃。去年,該期貨品種走出了一波V字形的行情。去年初,新冠疫情導致國內建筑工程進度延期,加之出口渠道受阻,玻璃生產企業庫存積壓問題突出。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在去年4月一度跌破每噸1200元,較年初下跌兩成。
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后,基建行業開始集中趕工,伴隨汽車行業逐步回暖,玻璃期貨價格一路走高,去年末一度接近2000元/噸的關口,之后出現回落,但在今年1月中旬重新開始上漲。
在玻璃價格過去一年暴漲的助推下,多家國內玻璃龍頭企業的股價表現亮眼。
截至今日收盤,旗濱集團(601636.SH)報收15.38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7.4%,自去年以來已上漲近三倍。
金晶科技(600586.SH)以7元報收,上漲1.89%,相比去年初的價格也上漲了約2.4倍。
福耀玻璃(600660.SH)報收50.06元,上漲1.89%,相比去年初上漲109%。
在國內玻璃價格去年連番上漲的背景下,今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啟動了針對玻璃行業的反壟斷調查。
1月22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消息稱,根據舉報,近日已依法對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下稱中國玻璃協會)涉嫌組織部分玻璃企業達成壟斷協議行為立案調查。
中國玻璃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由玻璃生產、流通、配套和應用類企業,以及科研、設計院校等單位自愿組成,經國家政府相關機構批準并注冊登記,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非盈利性社會團體。
2月5日,中國玻璃協會官網發布聲明稱,協會積極配合調查,并主動對照《反壟斷法》進行自查。通過對照檢查,其認識到工作過程中的一些做法未能嚴格按照《反壟斷法》的要求。
該協會表示,將立即停止、并在今后不再參與和組織會員企業開展任何違反《反壟斷法》的價格協調、減產、限產等活動。
其中包括撤回任何有關限產、減產、提前冷修、保窯的倡議,并請各會員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開展生產經營。同時,協會倡議成立的平板玻璃區域協調自律組織和加工玻璃區域自律組織,將不再開展任何工作。
根據中國玻璃協會官網發布的消息,早在2010年舉辦的平板玻璃行業生產經營形勢座談會上,該協會就開始探討區域性“市場協調”與“價格自律”的可能性。
次年召開的行業形勢座談會上,中國玻璃協會向全國重點平板玻璃生產企業建議,在建的玻璃生產線可推遲點火時間,擬建產線可暫緩建設,以緩解平板玻璃產能的過快增長。2016年,中國玻璃協會提出成立區域協調自律組織的倡議,應對平板玻璃產能嚴重過剩、價格下降效益下滑的局面。
中國玻璃協會在2019年發布的新聞稿中披露,玻璃行業已在近幾年建立起了全國和區域性的行業自律組織。以遏制新增產能、限制產量、延時點火、制止無序競爭為內容所開展的自律協調,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20年中國平板玻璃行業營收926億元,同比增長9.9%;利潤總額130億元,同比增長39%。
去年全年,國內平板玻璃產量9.5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