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極為特殊、艱難中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和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危機。
但艱辛中孕育著新的發展。面對國內外復雜局面,中央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內需潛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當“三道紅線”成為金融監管新規,“房住不炒”被明確寫入“十四五”規劃,中國房地產行業進入到了深刻變革與新轉型階段,過去以高杠桿擴張的模式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市場運行邏輯將出現根本性改變。房地產行業大變革序幕由此被拉開。
在此背景下,12月8日,一場圍繞行業新發展的“2020中國房地產總評榜大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召開。這場大會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報新媒體、中房智庫主辦。
中國房地產報社社長、社委會主任栗文忠在大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大概有1億左右農民進城,加上城鎮本身的棚改及改善需求,新建商品住宅的規模大概在71億平方米左右。在這樣的形勢之下,盡管行業將經歷新的長周期,有短暫的回調,但只要構建好生態體系,合理發展,建造好房子,推動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房地產行業仍將是中國經濟領域的重要支撐體。
中國房地產報總經理、中房同創董事總經理單大偉認為,新的發展規則下,中國房地產行業既要顧及當下,更要謀劃長遠,轉型提質、培育全面競爭力。戰略上,未來將不再是比誰發展得更快更大,將比的是誰發展得更穩更強,因此要籌劃更深層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開放,化解發展中的梗阻點,進一步釋放新的發展動能;組織上,要增加組織活力,構建內部競爭機制,打造新的生態體系;在業務布局上,要多元化、創新化。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教授楊開忠分析了如何塑造新發展格局下的區域經濟布局。他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新發展目標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主線。這其中,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形成優勢互補和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則認為,很多行業的發展,包括房地產行業的布局、謀劃和投資要研究和立足依托“1+4+6+7”的布局。“1”指“一帶一路”,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總抓手,“4”指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差異化發展格局,“6”指六大國家重大區域戰略,“7”指七大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的扶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