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嚴重衰退,但是客觀上倒逼了企業商業模式重構和創新,向現代供應鏈轉型。8月28日,2020(第七屆)創新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認為,我國供應鏈的高速發展得益于和平與繁榮的經濟全球化時代,但相比過去,后疫情時代有三個重要的變化:一是世界經濟步入衰退周期。二是全球供應鏈重構。三是供應鏈彈性的重要性顯著上升。
崔忠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過后,供應鏈發展的基礎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既往的發展路徑已經過時,供應鏈從業者首先要調整思路、轉變觀念。一是要通過現代供應鏈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現代供應鏈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將農業生產各個環節有機整合起來,為貨物、資金、人員和信息自由流動提供高效通道,而且各個環節通過供應鏈實現高效協同,才能提升各個產業的整體彈性。二是供應鏈協同平臺包括智能制造將成為我國制造業供應鏈的重要生產組織形式。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全球市場被疫情和貿易壁壘分割成為很多相對獨立的局部市場,單一的全球性需求將變為大量碎片化、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在后疫情時代,通過大規模制造批量生產全球性商品的傳統模式很難滿足市場需求,智能制造供應鏈將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三是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與我國經濟核心競爭力緊密相關。供應鏈生態可以顯著提升經濟競爭力,但內需市場需要通過培育和創新供應鏈生態,讓企業為了內需市場“留下來”。四是數字供應鏈將成為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當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數據將成為寶貴經濟增量來源,無論是企業還是經濟體,擁有數據就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堅持得更久。目前,供應鏈中的數據還遠遠沒有被產業互聯網開發完全,數字供應鏈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