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據《經濟學人》數據,今年618,全網電商銷售超萬億,規模直逼去年「雙十一」的兩倍。這場消費狂歡反映了逐步走出疫情影響的國內消費迸發出的強勁動力。但這只是上半年集中一個B面,真正的A面,展現了更多的發展情緒和行業現狀。
01家居的現狀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GDP為206504億元,同比下降6.8%。反映在家居行業,家具類3月份增長-22.7%,一季度增長-29.9%。
受疫情影響家居和餐飲業、旅游業一樣,也是重災區。由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2020年2月BHI為42.28,環比下降36.34點,同比下降35.11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2月銷售額為3.85億元,環比下降99.36%,同比下降99.19%。隨著3月份疫情影響的減弱,企業進入復工復產階段,家居賣場也陸續進入營業狀態,也帶來了市場景氣指數的回升,不過截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累計銷售額為2107.69億元,同比下降44.37%。
面對疫情和停擺的終端零售,1月底開始,一些賣場開始宣布給商戶減免房租。從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富森美,到各地區域賣場紛紛跟進。以紅星、居然為代表的連鎖巨頭,由于資金實力雄厚,對商戶免租并不至于傷筋動骨,不過對于部分租賃私人物業運營家居賣場的賣場品牌而言,由于運營成本的攀升,免租一個月尚可勉強盈虧平衡,一旦幅度再大便意味著全年虧損。
與此同時,賣場的繁榮需要龐大的經銷商隊伍的支持,而經銷商的蓬勃需要終端需求來支撐。往年,春節期間是樓市的小陽春,很多有裝修需求的業主也會選擇在開年裝修,疫情影響較大的就是就業和收入問題,導致原有的家居需求出現了明顯的縮減,使得整個市場需求嚴重不足。開工率不足,產能跟不上,無法如期完成訂單,國內國際運輸受阻,訂單無法及時交付,現金流又成為最大難題。疫情之下,面對不夠景氣的經濟環境,以及上游房產的政策調控,再加上產業鏈上游的層層截流,一系列連鎖反應令多數家居企業更加惶恐與迷茫。
既然線下業務受阻,獲客停滯,那么是否能夠轉戰線上?自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經歷了一段超長時間的“宅生活”,人們的生活節奏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近年來興起的直播帶貨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戰場,家居行業也沒能例外,開始紛紛擁抱直播。當然,不少頭部家企通過直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業績不斷回升,尤其年中的6·18的節點,更是打了一場“回血”之戰。不過,直播僅僅是一種手段,是一個流量的入口,是釋放優惠、抓住客戶的抓手,流量的轉化仍需要線下實體的支撐,真正能用好“直播”的都是擁有更多門店的品牌,不斷地把線上流量在線下進行消化與轉化。
2020年對于所有人、所有行業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長期的“宅生活”為家居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另外的新變化。長時間宅在家的人們對家居生活質量要求提高,解決“懶”與“健康”問題的需求越加強烈,智能家居、健康家居的需求隨之上漲。6月21日,我們與奧普家居聯合發布的《健康家居生活指數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80%以上的消費者正在面臨家居健康的困擾,并對改善這一現狀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愿望與訴求。同時,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家居逐漸從偽命題階段走到實現產品落地階段,在智能家居領域里,已經涌現出了眾多的玩家,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我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逐步深入,智能家居也將為消費者帶來物質上的高科技的生活服務體驗。
2020年已過半程,對于家居行業來講,上半年注定是“苦”多與“樂”,不過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也讓更多業內人士有了更多的思考,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絕大部分專家、行業內資深人士對于下半年行業的發展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隨著疫情陰霾的消散,家居家裝需求將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集中釋放,2020年,或許“樂”在下半程。
02家居的改變
從來沒有哪一年的上半年如此讓人印象深刻。
因為2020年上半年的困難來自于不可抗力的不利「天時」,商業市場解題的辦法集中于「溝通」產業鏈及上下游市場。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與市場溝通,絞盡腦汁探尋消費者的需求,用消費思維延續品牌生存。
今年,市場溝通方式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線下渠道被阻斷,線上溝通成為主流。但面對超過10種的主流社交、垂直類APP,各個領域自有話語權的KOL、達人,在線上,消費者的注意力成為比線下更稀缺的資源,他們需要通過至少4種渠道,6次確認才能有效推進決策。所以,新的問題擺在面前,出生就帶著冷關注基因的家居產業,如何在線上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
我們看兩個例子。2月16號,釘釘在B站上發布了一支名為《釘釘本釘,在線求饒》的視頻,時長不過兩分鐘,短短一天時間播放量上百萬,成為當天B站播放量TOP1。兩個半月后,還是B站,本想致敬青年節的《后浪》也以另一種方式刷屏。兩條視頻,兩次刷屏,結果卻截然相反。釘釘憑借在線求饒視頻,兩天內將評分拉回3星,平息了小學生們的眾怒,還成功圈了一波B站粉絲,一舉三得。而《后浪》在社交媒體引發巨大討論,本想用“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宣揚一波正能量,卻被吐槽精英主義不知人間疾苦,讓眾多假想中的受眾“心頭冒火,眼露兇光”。
概要的說,釘釘成功的危機公關核心在于,把一本正經的公關稿變成了“鬼畜+自黑”的視頻,迎來B站粉絲和目標受眾的圍觀與狂歡,一舉扭轉負面形象。而想要致敬年輕一代,弘揚正能量的后浪,被批評為聚焦再精英階層,宣傳享樂主義。
兩者的「溝通」截然不同,效果完全相反。
可以說,互聯網的奧義源于平等,原住民90后甚至“Z世代”對平等溝通的需求勝過其他。“好好說話”被他們視為展開正常溝通的前提。如果連正常溝通都無法做到,也就關上了后續消費行為的大門。
說回到家居產業,也需要更好的「溝通」。我們發現,常用的app上,家居品類或是家居品牌自有的內容推送明顯變得比之前更加頻繁,內容也更加有趣。無論是將新品發布會搬到淘寶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還是在各個家居、時尚類視頻博主的開箱視頻中頻繁露臉,甚至把自己活成了vlog達人……或許在這些原創或植入內容中依然隱約可見的尷尬,但不可否認的是,家居品牌從硬性推廣到軟性內容輸出的改變已經十分明顯。
用目標受眾群接受的溝通方式和表達形式,與市場進行“平等”的溝通,不高高在上俯視眾生,也不低到塵埃里。枯燥乏味的家居用材用料常識,搭配喜聞樂見的居家風格趨勢,再加上“共情”滿滿的主觀體驗,家居行業的營銷變得更加人間煙火氣兒了。與此同時,那些曾經被藏在生產車間里的匠心和黑科技,也隨著越來越主動的市場溝通態度和口語化的表達方式,走出制造廠房,成為家居產品IP形象中重要的加分項。
走進年輕消費者的心智,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好好說話,也許是最便捷的一種方式。
剛好,什么是「好的溝通」,市場給了明確的回答。
03波瀾壯闊的營銷時代
飽受疫情“炙烤”的上半年,大部分家居企業在“求生”與“求勝”間徘徊向前。據相關數據顯示,家居建材產業雖一季度營收數據大幅下降,但從4月開始已有反彈之勢,“信心比黃金重要”的理論在2020年上半年的市場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證。
在這樣的環境下,家居企業披荊斬棘為求出位,直播、明星、跨界、體驗,新興營銷方法層出不窮,2020年家居行業究竟出現了哪些新營銷風潮?我們年中特別策劃“半年家居行業的苦與樂”,盤點今年來家居品牌的花式營銷。
直播營銷:流量網紅與明星齊飛
從年初疫情來襲,各大企業營銷策略被動的轉為線上促銷之時,直播作為近年來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的新消費場景在家居業也掀起了一陣“帶貨風暴”,直播帶貨也一度被期望為家居行業第一季度業績的“救命稻草”。
據觀察,在3月到6月間,各大品牌的直播營銷策略已經化被動策略為主動策略,參與直播帶貨的主播也從品牌銷售、企業高層,逐步被重金聘請的網絡紅人、行業KOL和流量明星所替代,與此同時,直播的內容和效果也逐步升級。
3月18日,索菲亞在薇婭直播間首次亮相,據媒體報道該場直播17分鐘下定6000單,相關預測將轉化線下銷售額1-1.8億。像索菲亞一樣,花重金請KOL與明星加持直播間賣貨的品牌不在少數,但定制家居品牌居多。以下是我們根據各品牌新聞資料的不完全統計。
以上為不完全統計
雖然明星與KOL加持下的家居直播捷報頻傳,但對于家居類產品的直播間來說,利用“他人感知”的形式代替消費者體驗受限于家居消費產品的特性,流量明星、KOL主播很難從視覺以外的部分去描述產品的賣點,與消費者的體驗感“共情性”不強,因此家居產品直播帶貨更多目的是線上流量的線下轉化,而非真正的線上成交。
娛樂營銷:頭部品牌的營銷新高地
除了直播營銷,我們發現2020年上半年越來越多頭部家居類品牌打起了“娛樂營銷”的策略牌。根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僅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市場規模接近220億元,同比增長16.12%。以往,家居品牌的廣告植入扎堆在《夢想改造家》等和產業鏈密切相關的節目中,從去年開始這一情況有所轉變。紅星美凱龍與優酷播出的一檔真人演技競技網絡綜藝《演技派》的合作令人印象深刻。
整理發現,除了綜藝節目,不少衛視級熱播電視劇也成為了頭部家居品牌爭相露出的地盤。雖然早在2018年,尚品宅配就植入廣告在當時的代言人周迅主演的《如懿傳》中,但2020年與前兩年相比,今年在綜藝與熱播劇中露出的家居品牌正在呈現更多、更大膽、更年輕化的發展勢頭。
資料顯示,隨著《安家》一劇的熱播,3月4日在歐派《歐派安家節》超級直播夜活動中直播主打的《安家》同款,觀看量超百萬,衣柜品類創下了單場10000+訂單的轉化紀錄,總銷售金額近3個億。
跨界營銷:今年跨界膽兒更大了
跨界營銷在家居界不是新詞,但是2020年家居界的跨界營銷卻有了新玩法,許多品牌跳出了以往關聯度較高的跨界舒適圈,開始向外圍發展,尋求“刺激”,在跨界合作商更注重與消費者在品牌價值與生活方式上的共鳴。
今年4月,2020好萊客“原態生活潮我看”春季潮生活暨云發布會上,好萊客攜手運動APP獨角獸KEEP,打造家居設計運動新場景。
今年6月,由著名主持人維嘉主持的一場直播中,好太太智能家居與吉利汽車進行線上聯動,2小時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3005萬人次,收獲35.4萬音浪。
近日,慕思也攜手喜馬拉雅開創性打造“助眠頻道”,為6億用戶提供健康睡眠的功能性平臺,通過品牌入睡提醒、專業哄睡聲音和助眠內容專輯,這是喜馬拉雅首次與睡眠品牌探索構建睡眠新場景。
不難發現,無論是直播營銷、娛樂營銷還是跨界營銷,都是基于消費環境與消費者生活需求的變化而展開的,更新的營銷模式更注重消費者的體驗與共情,低價不再是家居品牌的營銷利器,流量沖刷沉淀下來的是高品質的產品與消費者高度契合的品牌價值。
04直播帶貨「制造泡沫」
聲勢浩大的直播,越來越演變出了另一種味道。
不妨引用一段歷史:如果你能穿越到1637年的荷蘭,身上不要帶沉重的黃金,帶幾顆稀有品種的郁金香球莖就夠了,它們能保你富甲一方。
當年,整個荷蘭都在瘋狂買賣郁金香球莖,高級品種價格抵得上一座豪宅。1637年1月,1顆普通品質的球莖價格為60荷蘭盾,到了2月份就漲到1600荷蘭盾(當時荷蘭人年收入大概是150荷蘭盾)。人們以為郁金香的價格會永遠漲下去,但并沒有。2月已是最高峰,幾周后價格已是原來的1%,甚至更低。
荷蘭郁金香價格指數(1636年11月12日-1637年5月1日)
這就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泡沫經濟事件,被稱為郁金香狂熱(TulipMania)。狂熱從來無法持久,但身在其中的人們,往往并未察覺到自己已失去理智。
直播狂熱
說到狂熱,不得不提直播賣貨。現在,網紅、明星、企業家……形形色色的人都已加入到直播狂潮中。
直播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本身并沒有好壞、對錯的問題。值得思考的是:它是否是一個行之有效、可持續利用的銷售手段,它對企業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反之。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好了:直播造就了薇婭,成全了李佳琦,但哪個品牌因為直播被人記住了嗎?
如果不計較美譽度,其實是有的,比如夢潔。
5月11日,夢潔宣布和薇婭合作,次日股價迅速暴漲,5月12日-20日期間,夢潔連續漲停,總市值漲了30多億元,幾乎翻了一番。此期間,夢潔業績并不突出,除了與薇婭的合作之外,也沒有特別大的動作。因此,可以視為市場對直播的追捧。
可惜這樣的瘋狂并沒有持續太久,5月22日(周五),夢潔股票大跌8個點,之后的5月25日(周一)更是直接跌停,宣告瘋狂的終結。
股民看好直播對夢潔的推動作用,但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根據夢潔的官方資料,該公司2020年與薇婭共合作銷售產品4次,其中1次暫未結算,其他3次累計銷售金額為812.12萬元,占公司去年營業收入0.31%,公司支付費用為213.24萬元,占公司去年營銷費用的0.30%。
應該說,床品是家居領域最適合做直播賣貨的產品類型了,夢潔也算知名品牌,而薇婭又是“頂級流量”,但最終數據顯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強大,至少并不足以支撐起多次漲停的瘋狂。
股民或許不知情,但公司內部人員卻是知根知底的。在股價暴漲期間,該公司包括第二大股東在內的多位高層相繼拋售股票,5月12日至21日期間,根據不完全統計套現約9823萬元。
由此可見,夢潔內部人員對于直播的認識其實是“理性”的。而該公司也多次發布公告,強調和薇婭的合作“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并未能阻止市場短期的瘋狂。
夢潔的跌停,雖然不能說是直播惹的禍,但此中“直播”確實是讓部分人有意或無意地陷入瘋狂的重要因素。
那么,這能讓人瘋狂的直播,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直播的本質和副作用
現在的網紅直播,按照筆者粗淺的理解,就是利用主播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以及低價格,換取一次性集中消費的行為。有人說直播是互聯網時代的電視購物,但某種意義上講,它更像是新時代的爆破營銷。
直播的作用是促成沖動消費、提前消費、集中消費,或兼而有之。
不可否認,主播通過直播收獲粉絲和贊譽,消費者也通過直播買到低價的產品。但提供產品的品牌方,卻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品牌方的高管常常也會出現在直播間,其作用就是配合主播減價或發紅包。直播結束,消費者記住的、感謝的,往往是主播,而不是“出血”的品牌方。
另外,部分品牌要是“真的”在直播中將產品價格壓得很低,伴之而來的卻是質疑之聲。首先是直播前買了相關產品的消費者,會去找經銷商或品牌方的麻煩。其次,部分消費者會認為直播中可以做到那樣的低價,再算上給主播的費用,企業仍有利潤,那本來的定價恐怕充滿水分。
至于有名氣的企業家自己直播,因為立場問題,TA不可能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家產品,這是先天不足。有些好大喜功的企業家,為了獲得好看的直播賣貨數據,會綁架經銷商,把本來面向消費者的直播,變成經銷商拿貨秀,變成自欺欺人的游戲。這種情況下,直播已然變質:企業家一直播,經銷商就得買單。
綜上所述,品牌或許真的能通過直播賣貨,但副作用也不小。
而且,和爆破營銷一樣,一波集中的蓄客賣貨會榨干一個時期的需求,接著將是持續的空窗期;少數企業賣貨,多數同行受累,對行業而言并非好事。
直播和家居業的兼容性
分析直播賣貨的本質和副作用,有利于了解它和家居業的兼容性。
想通過直播賣貨的家居企業,建議先自問兩個問題:
1.家居建材容易有沖動消費嗎?
2.網紅、名人的巨額粉絲中,有多少人有裝修、購買家居建材產品需求?
第一個問題,前文已經說了,直播有激發沖動消費的作用,可以讓消費者買他們本來不需要、或暫時用不上的東西,這是直播的優勢。但這點優勢,在家居領域不一定適用。不裝修的人看了直播去買瓷磚,買回來是想往自己臉上貼么?家里已經有床墊,再買一張是想壓壞床板么?家居“換新”的高成本,讓人很難沖動;因為換個瓷磚、櫥柜,恐怕就意味著要全盤重新裝修了。
第二個問題,有裝修的人群比例極低,即便是大V網紅,其粉絲中有裝修需求的人也不會太多,這意味著低轉化率。但主播往往是根據自己的預估“觀看”人數、而不是有效人數計算費用的。換言之,利用大眾網紅、大V做直播,成本高轉化率低,對于家居建材企業并不劃算。何況這些所謂的網紅大V,往往對于家居建材這類相對專業的產品一無所知,背出來的臺詞,并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這就可以解釋那批最早吹噓自己直播業績的家居企業,為什么后來都不再熱衷直播了。
直播的家居領域應用
正如前文所言,直播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本身并無好壞、對錯。直播、包括直播賣貨,任何企業都值得去嘗試,雖然我們認為賣貨和家居業不一定兼容。
以下一些小建議,只為拋磚引玉,不一一展開:1、光明正大地把直播做成經銷商訂貨會;
2、店員或企業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直播解答裝修家居疑問,演示產品功能特性;3、找家居垂直平臺做直播,找家居領域大V做直播,更具說服力和針對性,轉化率可能會比較高。
05下半年預測:機會在哪?
時勢造英雄,市場停滯的2020上半年,家居人卻并未停下自己的腳步,他們不斷尋找新賽道,新打法。在撕開黑夜迷霧后,在這個姍姍來遲,交錯苦樂滋味的年中,我們看到了2020下半年可期的未來。
預測一:展會重啟,市場復蘇
今年上半年因受疫情影響,國內相關展會、會議全面停擺,導致專業買家資源匱乏,使得很多企業錯失大量訂單。而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緩解,大部分地區已開放正常會展活動,原定上半年舉行的展會紛紛定檔下半年,加上原先下半年的展會,預估2020年下半年國內家居業將呈現展會扎堆,同類展會競爭激烈的情況。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在下半年眾多展會中選擇真正有效的、能為自己帶來訂單的那些,便成為了搶占疫情后先機的關鍵。
各大展會紛紛定檔下半年
同時,因展館檔期有限,還有不少展會無法順利延期,而已經確定延期的部分展會,由于倉促延期在新展期是否能正常發揮也還未知。因此,不少會展公司、媒體平臺相繼推出線上展覽等云配套措施,以及戶外展等不受封閉空間影響的展出模式,這也將成為2020下半年家居業展會的一大趨勢。
而展會的重啟,吹響的也正是市場復蘇的號角。雖然因受全球疫情影響,外貿類展會的國外展仍將處于停擺狀態,但當線上展模式逐步推行,國際買家間交流也將無礙。
預測二:外貿轉內銷加速
“外貿難”,是當下家居行業的共識。短期內,疫情對海外市場的影響很難結束,但壓抑已久的家居行業也急需新的突破口。
日前,國務院出臺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加快因疫情影響轉內銷企業的市場準入,鼓勵外貿企業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國內消費提質升級。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塑復合材料專業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嘉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從經營政策和國家政策方面,提醒企業多關注內貿需求。“疫情蔓延至全球,以外貿為主的企業要把目光轉向內貿領域,康養、醫院、學校、旅游等領域。”同時,他強調,企業要注重疫情后國家的新經濟政策。“從十五規劃以來,國家就加大對綠色環保行業的扶持。在后疫情時期,國家肯定在擴大內需方面做一些政策傾斜”。
不難看出,2020下半年,會有許多外貿企業著手加速轉內銷步伐。而外貿與內銷市場因各有其特點,“外貿轉內銷”背后往往意味著巨大的付出和轉變,如何適應新的市場規則和變化,如何調整品牌戰略,都是這些企業需要面臨和加速解決的問題。但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可以享受到更多高品質外貿產品,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預測三:短平快直播帶貨成常態
不同尋常的2020年,錯過了3.15,錯過了五一,原本的傳統節點幾乎都在悄無聲息中度過,面對市場突變,企業家們紛紛表示,2020年,國內家居企業的正確步驟應該是,1-3月上旬:疫情防控階段,養精蓄銳;3月中旬到5月:提升經營和防控疫情并行階段,蓄勢待發;而6月以后則是全力以赴抓經營階段,也是收割階段。
不難看出,在歷經了上半年的養精蓄銳,戰略調整后,2020年下半年,家居企業將真正進入市場爭奪戰,上半年諸如TATA、奧普、書香門地、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業之峰、A.O.史密斯等部分領軍企業率先試水的直播帶貨,在下半年也將以更為短平快的節奏成為常態。
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總裁直播帶貨
對此,德爾地面材料產業總裁姚紅鵬表示,下半年對企業而言,壓力蠻大的,壓力來自產供銷的經營壓力。“怎么去更好的面對短時間之內,在極快、要求高的市場需求下,企業該怎么去調整節奏去滿足需求”。
預測四:全域蓄客,數字化門店加速升級
從李佳琦直播賣口紅、薇婭直播賣房子、羅永浩直播賣手機,到董明珠直播賣家電……企業短平快的直播帶貨之路,離不開個人IP的打造,畢竟一味靠降價促銷,終究不是發展長久之計。只有在一次次直播中將路人轉化為粉絲,將公海之魚引入自己的魚塘,轉化為私域流量,才能真正強化品牌影響力,在未來新品上線等品質活動中同樣收獲成果。
譬如近年來持續全域蓄客的紅星美凱龍,除整合樓盤、設計師、異業等資源外,還通過家裝營銷、全民營銷、社群營銷、直播營銷、會員營銷、天貓同城站等全渠道全場景,在IMP筋斗云數字營銷工具的賦能下,將眾多創意物料通過全國導購、754名星管家、8953個業主群持續進行裂變傳播,為商場引流。
而天貓家裝此次6·18期推出的“新零售計劃”,免費向商家提供3D購、同城購【輕店】、直播工具,讓線下門店具備互聯網能力,革新購物體驗,也將推動大批家居建材企業數字化新零售門店的升級。
2020下半年,預估將有更多家居建材門店具備深度連接線上和線下用戶,使電商平臺和實體門店資源深度融合的能力,在時間和空間各層次得到最優配置,優化消費者的體驗式購物需求,為新零售項目開局占得先機。
預測五:健康家居更多企業涌入
年初的疫情,讓更多人關注家居健康。與此同時今年兩會,“綠色、環保,健康”再次提上議程。“健康”毫無懸念地成為2020年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6月,我們推出了《健康家居生活指數調查》,在來自全國6731份反饋中,有超過80%以上消費者正在面臨家居健康的困擾,并對改善這一現狀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愿望與訴求。
發布《健康家居生活指數調查》
消費者的健康訴求,催生了與健康相關功能產品的研發。3月23日,奧普家居(603551)在線上發布包含陽臺、浴室、客廳、臥室等空間在內的整體健康家居解決方案;4月27日,東鵬整裝衛浴首度亮出健康系統戰略,打出了“健康理念+健康智造+健康產品+健康服務”的組合拳;4月28日,3D無漆木門搶先劇透第五代無漆技術,將創新推出食品級環保木門,同時推出獨家保姆級健康童鎖,力求在各個方面達到比以往更適合0-6歲兒童的家庭;世友推出"無醛家"環保升級產品,涵蓋無醛添加級(≤0.020mg/m3)和無醛級(≤0.025mg/m3)兩大環保標準的實木復合地板、三層實木復合地板、新五層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地板,并且該系列的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地板產品還獲得"兒童安全級產品認證”;5月21日,品格推出「全屋抗菌體系」,由凈味抗菌集成墻面、抗菌吊頂、抗菌高端浴室取暖器等組成,涵蓋客廳、餐廳、廚房、臥室、書房陽臺等全屋空間,形成360°包圍式抗菌保護系統……
不難預測,2020下半年,將有更多企業關注健康家居、投身健康家居,這對長期關注綠色環保,符合特性或有所長的新材料企業,也將是一個機遇。而能否抓住這個機遇,可能成為企業本次重啟的關鍵。
預測六:新基建催生特殊企業彎道超車
今年兩會將新基建再次推向熱潮,中央提出要加快推進5G基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特高壓、新能源充電以及城際高速和軌道交通的建設進度。智能家居作為其緊密相關的產業,或就此按下加速鍵。再加之各地不斷出臺精裝政策,無疑給智能家居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2020下半年起,隨著精裝和新基建的逐步鋪展,相信國民生活將會有全新的體驗。
而智能家居熱點以及新基建的完善,則將使一些在智能領域長期深耕的創業企業、黑馬企業在傳統家居領域彎道超車,更有成為老大的可能。譬如近日,創米科技CEO李建新正式發布的新物種“小白智慧門”,這款產品集結傳統防盜門、智能門鎖、智能貓眼、門鈴為一體的智能門,更重要的是,可通過米家app實現與電視、窗簾、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智能攝像頭、開關、插座等電器設備形成整套智能家居系統。創米對于傳統門業的闖入,會激起驚濤駭浪還是無法掀起波瀾,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智能家居企業已經開始從智能入手,打入甘于現狀、缺乏想像或領先技術的傳統家居建材內部。
對此,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CSHIA秘書長周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傳統家居建材領域轉入到智能家居領域后,反而發現傳統領域的前三名,并沒有在這一風口上占據前幾位,這就意味智能化可以給企業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同時,傳統建材家居要想做好智能化,除了和平臺互相合作以外,還需要重構自己的智能團隊。同時,他提出,泛家居時代到來,讓整個家居行業邊界不清晰,這種背景下,未來會有更多的行業進入智能領域,這就意味著在市場的倒逼下,越來越多的渠道會被解構,渠道必然要用場景概念融合在一起,未來,消費渠道將產生整合。
預測七:裝配式或成為精裝修市場黑馬
2020年兩會報告給房地產市場指明了“風向標”,同時近期出臺的精裝修政策也給購房者吃了一個“定心丸”,使購房者的權益得到保障。截止到2020年5月份,全國涉及全裝修/精裝修的各類政策累計頒布超100次,覆蓋28個省市。2020年以來,多省市針對裝修標準虛高、裝修材料以次充好等精裝亂象,在樣板間監管、全裝修住宅合同、全裝修住宅質量等方面作出了規范。
而四川省、江蘇省陸續推動裝配式裝修,逐步提高商品住宅全裝修覆蓋率,內蒙古發布關于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住宅室內全裝修設計標準》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重點對智能家居、裝配式裝修設計、BIM設計模型應用、咨詢與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凡此種種,不難看出,目前精裝修政策更趨向于精細化,對裝修材料、裝修標準、樣板間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范。
住建部《裝配式住宅建筑檢測技術標準》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些措施直接關系到家居行業未來發展的,就是裝配式裝修設計的引入。裝配式裝修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將工廠生產的部品部件在現場進行組合安裝的裝修方式。由于不需要到實地打樣制作,一般從企業工廠定制到裝入室內空間,三天就可完成,有些局部改造,24小時就可完工。因其減少入戶時間,所用材料環保健康,標準化強,必將成為2020下半年精裝修市場的一匹黑馬,也將有越來越多酒店、民宿、養老住宅、幼兒園選擇工期短,綠色環保,安全性高的裝配式裝修。
2020上半年,我們在加油吶喊中攜手同行。
2020下半年,我們期待能在驚喜、超越中見證彼此身影。
2020,注定不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