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一座城市對自然災害、社會突發事件等的應急能力,反映著城市的運行安全。
6月10日,首份《上海城市運行安全發展報告》藍皮書發布。《報告》通過對近三年城市運行現狀梳理,從城市建設、設施運行、消防火災等六大重點領域進行了安全評分。
這是一次城市運行安全“體檢”。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市人口規模、經濟體量、城市面貌均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超大型城市,其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安全風險的防范不容小覷。
“體檢”結果顯示,2016—2018年上海城市運行安全。重點領域中危化品、消防和設施運行處于安全狀態,特種設備、城市建設和自然災害處于較安全狀態。
《報告》中列出一組數據,2016—2018年與2013—2015年相比,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57.5%,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1%。
最新統計顯示,上海市高層建筑超過了3.9萬幢,30層以上建筑超過1600幢,建筑高度最高達632米,地下空間深度最深達50米。
建筑施工的高處作業不僅容易造成高處墜落事故,也易造成打擊事故。
在2014至2018年,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按照類型劃分,高處墜落事故57起,占總數的51%,是最易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類型。高層建筑帶來的另一個安全風險便是玻璃幕墻的墜落。
《報告》介紹,高層、超高層建筑常采用玻璃幕墻作為其外圍護結構。上海有超過1.3萬幢玻璃幕墻建筑,是我國玻璃幕墻建筑數量最多的城市。玻璃幕墻所用膠的保質期在10年左右,而玻璃幕墻的設計年限多為25年。近年來,玻璃幕墻的老化問題日益凸顯,幕墻墜落事件時有發生。
此外,建筑中的居民住宅是火災高發地。
2016至2018年,上海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火災事故,火災發生次數以及直接經濟損失連續三年下降。火災高發地首先便是居民住宅,其次是交通工具和垃圾廢棄物場所。發生火災的原因主要為電氣火災、生活用火不慎,上述原因引發的火災約占總數的60%。
此外,《報告》指出,上海市軌道交通少有安全事故發生,但軌道交通為人員密集區域,與市民出行關系密切,運行安全需要時刻關注。比如汛期車站滲漏水、外來異物侵限,早晚高峰期間由于設備故障造成的列車晚點、清客事件仍然多發,新線接入后與既有線網的協調發展等問題。
《報告》建議應該圍繞大客流、行車安全管控等風險環節,進一步鞏固源頭防控機制,健全軌道交通應急指揮體系,保障全網絡安全運行。《報告》分析稱,隨著風險疊加化,城市運行安全管理將呈現安全防控集成化、工藝提升自動化、安全管理信息化和責任主體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