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在我剛剛28歲的時候,就遇到了商丘文化藝術中心裝飾項目,其中包含河南省最大的球體幕墻的施工,這既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人生事業難得的機遇!我和項目團隊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也要全力以赴,圓滿完成任務,為企業增光添彩!”近日,中建七局建裝公司商丘文化藝術中心裝飾項目執行經理薛炎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由中建七局總承包施工的商丘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是商丘市地標性建筑,也是商丘市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設項目,座落于商丘市日月湖東畔,總建筑面積67033平方米,包括群藝館、大劇院和科技館。薛炎東所說的河南省最大的球體幕墻,就是該項目大劇院建筑主體高58米的球體,結構形式為內、外兩個不同心的大小球單層球殼;外圓球為9238塊不同尺寸的三角異形玻璃拼接,面積達到9000平方米;內圓球為球形鋁板幕墻,高47米,面積達到4000平方米。
建裝公司第三分公司勇于擔當,肩負起該項目的裝飾、特別是球體幕墻施工的重任。
一
為了讓業主選定滿意的石材,項目部先后挑出了12種樣品,從國內最專業的石材廠家寄達工地,提供了巨大的選擇空間。
相關資料表明,在河南省,球體幕墻有金科智匯谷、鄭大一附院等工程,球體小,直徑都在40米以內,而且都是落地的。而商丘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的球體直徑達到58米,不僅是河南省最大的球體幕墻,而且在建裝公司和工程局的幕墻施工歷史上也是第一個。
為此,建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謝金松要求,一定要組建精干的項目團隊,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施工任務,把這個高難度的工程打造成精品。
2019年3月,歷經鄭州動漫城、舞鋼行政新區、周口檔案館等近10個裝飾項目鍛煉的薛炎東,因其出色的施工業績,被分公司任命為商丘文化藝術中心裝飾項目執行經理,帶領14名年輕的管理人員披掛上陣,開始了這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施工。
該項目的裝飾施工需要石材多達1.4萬平方米,因為關系到建筑的整體觀感,所以,商丘市政府領導要親自察看、鑒別樣品,從中選定所用石材。薛炎東和項目總工侯曉寶、商務經理張向陽一起商量:如果親自到南方的石材廠家考察和挑選樣品,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差旅費用,不如根據市領導提出的關于選用石材的幾個條件,來準備樣品。于是,他們和全國最有名的石材集散地之一——福建水頭的石材廠家聯系,把選用石材的類別、顏色及要求形成簡明扼要的介紹文字,發給廠方負責人,讓廠家盡量多品種地選出樣品,然后郵寄到項目部。他們前后讓廠家郵寄來的樣品達12種之多。2019年8月中旬,商丘市市長張建慧一行到臨近的工地檢查指導工作,項目部借機請他們到項目一一察看樣品,最后確定了佩羅德翡翠綠為項目使用的主要石材。同行的一位市政府領導高興地說:“項目部很用心,提供的樣品多,為確定石材品種提供了極大的選擇余地。”
石材確定后,球體幕墻施工需要的1.8萬平方米玻璃、1.99萬平方米的鋁單板,也經過反復的比較鑒別后,業主最終確定采用三層中空夾膠鋼化玻璃和雙曲面板的鋁板材料。
二
面對大跨度、大懸挑等施工難題,項目部運用科技手段一一化解,并在細節處理上精益求精,不留瑕疵,力求完美。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施工過程中,我們把控制質量作為重中之重,做到不留瑕疵,細節完美!”項目總工程師侯曉寶說。
在石材裝飾中,規范規定每個掛件上要有一個皮墊,墊在鋼材和鋁型材之間,防止金屬反應降低強度;薛炎東、侯曉寶和項目部的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后,認為應該再加一個皮墊,墊在鋁材和石材之間,避免直接連接,從而達到降低噪音的作用。這樣,一塊石材上4個掛件,就需要8個皮墊,共使用皮墊15萬余個,這其中有一半是設計之外項目部自行添加的。
該項目整體幕墻的造型相當于兩只手托著一個大球體,存在斜面、曲面,有19米的大跨度、9米的大懸挑。如何放線,如何定位,如何搭接?項目部通過三維掃描技術,BIM逆向建立模型;通過全站儀定位,解決放線與鋼結構下料及安裝難題;通過提前在圖紙上標注交接處的位置施工作業,控制好節點,使骨架的搭接順暢自然,相鄰兩部分的膠縫整齊順直。
怎樣解決施工中的運料困難呢?薛炎東介紹:因為球體最高58米,如果架設塔吊,高度必須達到60米才能滿足施工需要。為了防止垮塌,塔吊高度到30米時需要和主體連接,但球體是鋼結構,如果連接,容易把鋼結構拉變形。所以,項目部在C區4層22米的主體屋面位置,選定一個工作平臺,用80噸的吊車把9000多塊玻璃、6000多個鋼材連接架、5500張石膏板吊到平臺上加工,然后人工搬運到工作面上施工。為了確保安全,工人爬在球體上施工,除了系安全帶外,項目部還在球體內部撐起安全網,防止墜落。
在施工C區西側的1000平方米的玻璃幕墻時,每平方米玻璃需要用16顆螺絲釘固定。如果用普通扳手固定螺絲,工人只能憑感覺來擰螺絲,不可避免地造成有的螺絲擰得緊,有的螺絲擰得松,導致玻璃受力不均,易于造成哈哈鏡的后果。為此,項目部果斷放棄使用10元左右一把的扳手,購買500多元一把的特制扭力扳手,設定力矩,把每一顆螺絲都擰得松緊適度,從而讓一塊塊玻璃均勻受力,進而降低玻璃幕墻變形的概率,全面提高了施工質量。
項目部就是這樣,仔細考慮每一個施工細節,做到處處精雕細琢,處處力爭完美,處處追求極致,從而用過程精品保證打造出精品工程。
三
項目團隊為奪回被新冠疫情耽誤的時間,在復工復產中協同作戰,用強大的合力推進施工,成效顯著。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直到2月26日,項目部才接到商丘市政府的復工通知。符合復工條件的薛炎東、侯曉寶、張向陽等6名管理人員,于2月27日就從鄭州、濮陽等地趕到項目部。薛炎東把他們召集到一起,說:“明天,工人們就要來復工,咱們大家必須辛苦一下,把春節前集中存放的材料運送到工作面,讓工人們一到工地就能干活,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于是,當天晚上,他們先是指揮白天聯系好的叉車,把40多噸石材和近10噸的鋁型材運送到施工場地;然后,他們又一趟一趟地把鋁型材從一樓人工搬運到三樓的工作面。
最后,他們又用綠網覆蓋了1000多平方米裸露的現場。
這個夜晚,他們從7點開始,一下子忙到11點多,直到把一切準備就緒,才回到宿舍。
第二天,第一批復工的50名工人到達現場后,就一刻也沒有耽誤,立即投入到施工中。
有過多個異形幕墻工程施工經驗的生產經理黃彥光,帶領工程部人員馬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就工序如何交接、工種如何穿插、工人如何調配向勞務班組進行了細致的交底。
隨后,工程部經理錢磊、安全總監謝飛馳、技術員李征等蹲守現場,組織和指揮工人展開全面而緊張的施工,隨時督導,隨時解決現場的各種問題,推動施工生產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
經過全體管理人員和100多名工人的緊張施工,僅2020年3月和4月,項目部就安裝玻璃幕墻2500多平方米,完成石材安裝3000多平方米,安裝金屬屋面幕墻4500多平方米,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累計施工產值已經達到3500多萬元。
4月23日,商丘市市長張建慧到項目視察時,對項目的安全質量予以充分肯定,對復工復產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贊揚。
薛炎東說:“目前,項目施工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攻堅克難,做到全年目標不變,任務不減,質量不降,在實現年底工程順利交付的同時,力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