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蔓延全國,疫情對我國建材行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于返工人員不夠及時,貿易基本上處于停滯的狀態。下游的一些建筑企業,也由于全國性的禁止通行,導致物流人流阻滯,使得建材行業的復工遠比正常的年份要緩慢得多。對玻璃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供應端原料緊張,比如部分企業出現過煤炭資源緊張,也有個別廠家出現過石英砂用料的緊張。本周隨著汽運物流的恢復,目前這個情況已經緩解。第二是需求端需求延后的影響,導致企業產品庫存壓力巨大,也使得當前玻璃價格陷入有價無市的境地。這無疑是玻璃行業即將面臨的最大考驗。而能否平穩挺過今年的下行壓力,短期依賴于下游的復工情況,長遠看來自于房地產的需求韌性。
短期復工率不足
結合國家在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要積極推動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等指導思想,2月中下旬很多疫情較弱地區企業已經逐步復工復產,然而建筑業屬于復工較晚的行業,3月份全國建材企業才將依次進入生產恢復期。
參考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告(第10號),重點民生工程(含市政重點工程、軌道交通工程、省市重點工程等)為2月25日,一般民生工程(包括安置房等建設工程)為3月6日,其他工程(包括房地產等建設工程)為3月16日。樂觀估計,四五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除疫情特別嚴重區域)建材行業才能實現全面的正常生產。
玻璃企業來看目前華南華東地區下游加工企業已經陸續復工,出貨率能達到5成,其它地區復工率變化不大,沙河地區出貨率只有2-3成,湖北地區作為玻璃第二大產區出貨更為困難,因此近期廠家出庫總體還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去庫迫在眉睫
目前玻璃行業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天量庫存,廠家庫存已來到近幾年高位。受到下游房地產企業3月份才能陸續復工的影響,加工企業和貿易商在復工之后,補庫存的意愿也不積極,以春節假期之前的尾單加工為主。因而生產企業庫存壓力普遍偏大,出貨不暢,庫存積壓,導致玻璃生產企業庫存高企,多數企業庫存天數超過40天,甚至來到45天。
截至2月28日,重點監測省份生產企業庫存總量為8638.5萬重量箱,較上周增加778萬重量箱,增幅9.89%,同比12.63%。華北京津冀地區庫存環比上漲8.2%至1093.68萬重箱。目前浮法玻璃行業各區域均有一定限產,10%-30%不等。本周個別企業調整價格優惠空間,刺激市場然而效果并不明顯。按照往年的庫存周期,我們預計今年的庫存拐點至少到四月底五月初才有可能來臨。在此之前,企業要想迅速去庫,在下游啟動之后,降價或將成為必然手段。
下半年地產韌性仍在
玻璃主要需求端為房地產、汽車制造、以及出口這三個領域,占比分別為75%、10%和5%。其中房地產帶來的需求甚至占到75%-80%,因而下游房地產行業竣工周期對于玻璃消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季度本就是玻璃的淡季,施工旺季在下半年,然而本來三四月份的一波補庫行情被疫情打亂了節奏,我們預計需求將在下半年集中釋放,釋放程度則依賴于下游地產的施工竣工情況。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假期以來,全國商品房成交量大幅下降。2020年春節假期(1.24-1.30),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與去年春節假期(2.4-2.10)相比減少80.8%,而節后一周(1.31-2.6)的銷售量與去年節后一周(2.11-2.17)相比更是下跌97.3%。即便各地已經陸續返工,商品房交易量仍然維持在極低水平,這與往年春節過后形成了鮮明對比。目前多數房企項目仍處于停滯狀態,在政府發文鼓勵復工的背景下,大量農民工持續返程,考慮兩周隔離時間,預計三月中下旬非湖北區域項目建設將步入正軌。
值得注意的是,從國家宏觀調控層面,房地產邊際放松政策已經拉開了序幕。尤其在供給端持續發力,近期陸續出臺的政策可見一斑。多地政府陸續出臺包括延緩土地出讓金繳納、調整預售條件等供給端措施,同時銀保監會、央行亦陸續發文提出鼓勵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措施。2月20日,5年期LPR下調5個BP。整體來看,無論是行業政策微調還是流動性環境寬松,密集政策出臺均為緩解房企短期現金流壓力,維持樓市穩定提供了支撐。
然而只有當開工轉化為竣工,才會產生對玻璃的消費,從目前的銷售數據來看,市場需求釋放動力不足,短期地產將繼續承壓。下半年積壓的需求能否迎來集中釋放我們拭目以待。總體需求而言,今年的玻璃市場不會比2019年更好,但是短期看跌,長期仍有很大可能走出2019年下半年的上揚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