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開欄的話
1月1日17時左右,重慶渝北區加州花園A4棟建筑外墻起火。“大火在短短幾分鐘之內,便從2樓直接燒到頂樓30樓。”經過當地消防人員奮力撲救,當日19時20分,現場明火撲滅。
2019年12月2日21時,沈陽市渾南區SR新城小區發生火災。同樣有描述稱,“在短短數分鐘,火苗就從5層,順著外墻保溫材料很快蔓延至25層。”當日晚上23點10分左右,大火被撲滅。
一月之內,不同地點,兩起大火。相同的是,都是因失火處引燃了外墻保溫材料,而導致火災加重。大火之后,無數人發問:為什么保溫層竟成了大火的幫兇?
高質量時代呼喚高質量建筑,高質量建筑需要高質量保溫墻材,而高質量保溫墻材必然是阻燃墻材。今天,我們推出“關注保溫墻材防火”系列報道,就是想通過我們的連續報道推動保溫墻材的技術革命,讓保溫墻材不再是人們心中的“痛”。敬請關注。
新年第一天,一把大火燒得讓人揪心。
1月1日17時左右,重慶渝北區加州花園A4棟建筑外墻起火,外墻濃煙滾滾。據當地目擊者稱:“現場火勢非常大,幾分鐘時間就躥上去了。”另一位現場目擊者所發布的朋友圈稱,“3分鐘,從2樓直接燒到頂樓30樓”。
火災發生后,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有關市領導率市應急、消防、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指揮救援,會同渝北區有序開展人員搜救、滅火處置相關工作。在救火過程中,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先后派遣7個支隊,10個中隊,38輛消防車,197名指戰員趕到現場。截至當日19時20分,現場明火撲滅。經消防人員逐層逐戶搜索排查,無人員傷亡。
隨后,重慶官方通報:經初步核查,火災從加州花園小區A4幢第2層(共30層)一居民房陽臺起火,火苗成立體狀燃燒,引燃外墻保溫層及雨棚,蔓延至第30層陽臺并躥至部分居民房屋內。
高層住宅起火保溫層成為“幫兇”
“高層住宅起火,保溫層一次次成為‘幫兇’,確實讓人痛心。”重慶新年的一把火,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很多在微信、微博中發出這樣的嘆息。一些因外墻保溫材料可燃,進而導致火災迅速蔓延的事件也被一一翻出。
2010年11月15日14時,上海膠州路一高層公寓發生火災,短短4分鐘,大火迅速蔓延整座大樓,這場火災導致58人遇難,7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達數億元。火災發生時,這座公寓外立面上大量易燃的保溫材料,正是造成火災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4年4月21日11點,大連市沙河口區,億達杰特高層住宅樓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大面積燃燒。有現場目擊者稱,起火點在公寓5層、6層的空調外掛機附近,火勢沿著公寓外墻保溫材料迅速蔓延,現場濃煙滾滾,樓體南側3層至34層外墻基本被燒毀。
2017年6月14日,倫敦格倫菲爾高層公寓起火,導致70多人死亡。消防專家發現,火災起因是大樓4層一戶人家的冰箱塑料部分起火,火勢經由大樓外層和保溫層迅速蔓延,在半小時內從4層燒到頂層,大火連續燃燒十幾個小時才全部熄滅。火災受害者和遇難者家屬的代理律師表示,正是大樓外層和保溫層使用的易燃材料,把一場本來可以控制的火災變成了“致命地獄”。
2019年12月2日21時許,沈陽市渾南區SR新城小區發生火災。起火點是在5層,在短短數分鐘,火苗就從5層,順著外墻保溫材料躥至25層。火災發生后,沈陽市消防救援支隊調派47輛消防車235名消防員趕赴現場。當日晚上23點10分左右,大火被撲滅。樓內居民也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帶,無一傷亡。據央視報道,在現場,消防人員從火場廢墟里撿起一塊外墻保溫板進行點火測試。結果看出外墻保溫板很容易被點燃,點燃之后它會迅速地蔓延,當我們火機移開后它還會繼續地燃燒,包括會產生黑煙和有毒的氣味。
“綜觀多年來的一些高層建筑物火災,保溫材料可燃確實成了‘幫兇’。”趙振波,鄭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多年從事建筑保溫研究工作的他,一直關注著國內外一些因外墻保溫而導致火災蔓延的情況。
趙振波分析指出,高層著火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許多高層建筑內部上下貫通,內部存在大量疏散樓梯、豎向管道井、中庭和玻璃幕墻縫隙等,一旦發生火災,便會出現“煙囪效應”,容易形成立體燃燒。二是目前國內建筑用的保溫材料部分是可燃材料,埋下了隱患。
對此,應急管理部專家胡安雄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出了他對可燃性保溫材料的憂慮。他說,2009年之前,我們各地普遍采用極易燃燒的聚氨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來作為保溫材料,當墻體保溫層脫落、破損后,一旦遇到明火會在短時間內沿外墻向上垂直蔓延。
可燃材料多用高層建筑隱憂“不絕”
中國消防網數據顯示,近10年全國共發生高層建筑火災3.1萬起,死亡474人,直接財產損失15.6億元,其中,特別重大火災3起、重大火災4起、較大火災24起,形勢嚴峻。而在這些火災中,因小火引燃外墻保溫材料而導致的大火不乏其中。
我國通常把建筑用保溫材料分為A級、B1級、B2級、B3級幾個等級。其中,A級不發生燃燒;B1級離火熄滅,不易蔓延,表面無炭化,極少量油狀物滴落;B2級有一定阻燃效果,不易很快蔓延,表面炭化,有油狀物滴落;B3級為易燃性建筑材料,無任何阻燃效果,極易燃燒,火災危險性很大。
為了減少外墻保溫材料的火災情況發生,2017年7月~12月,全國開展了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并把易燃可燃外墻保溫材料作為重點整治內容之首。這標志著,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了對易燃可燃外墻保溫材料的重點整治。2018年,國家有關部門再一次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進行修訂,其中明確規定,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宜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不宜采用B2級保溫材料,嚴禁采用B3級保溫材料。
正是為了適應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012年,趙振波和他的團隊開始攻克“滿足建筑物最高耐火安全等級的條件下,實現建筑節能高效保溫體系”這一世界難題。經過多年研發,產品“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問世,經國家建筑節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鑒定:該產品干密度小于130kg/m3,導熱系數小于0.045W/(m·K),抗壓強度大于0.4MPa,燃燒性能A級。也就是說,趙振波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的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均高于國家現行行業標準要求,同時解決了國內節能建筑防火與保溫不能兼容的行業窘迫局面。目前,該產品已在河南多地投入生產,取得了市場廣泛好評。2019年9月29日,由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中國工程建設協會標準《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系統應用技術標準》第一次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標志著鄭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將迅速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
趙振波坦言,《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修訂,讓新建筑物外墻保溫材料有了明顯的提升,但由于世面上的其他A級外墻保溫材料價格明顯偏高,很多建筑商為了牟取暴利,往往執行“最低標準”,甚至有的摻雜使假,致使新建建筑物存在一定隱患。2019年8月,山東電視臺《今日聚焦》欄目對泰安一些小區樓房使用的外墻保溫材料調查時發現,小區使用的保溫材料“一捻就碎,遇火一點就著”。另外建筑物的壽命長,一些新標準發布之前的建筑物,使用的是易燃可燃保溫材料。相關資料表明,我國建筑節能綜合改造初期,使用了約30億平方米易燃可燃的保溫材料,一旦墻體保護層脫落、破損,遇到明火會迅速蔓延,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所以,高層建筑的外墻保溫材料的隱患,依舊存在。”
高質量發展呼喚“保溫墻材革命”
我國是高層建筑大戶,有數據顯示,現有高層建筑30多萬幢,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6000多幢,我國超高層建筑的年均增長率達到8%,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5倍。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0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要求。“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依然是2020年的工作重點。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依就任重道遠。
“建筑墻材革命,是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是關鍵。”針對墻材防火的推進,不少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歸納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
要管住新增,解決遺留。要強化監管責任,建筑物從開始籌建到最后驗收,要經過設計、監理和消防等多個程序,要明確各個程序中對墻材安全的主要責任,形成責權明確、既分工負責又相互配合的聯動機制,確保墻材安全的萬無一失。要解決好遺留問題,對于既有的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要結合改建、擴建工程和老舊住宅小區整治,實施綜合改造,拆除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更換符合現行規范的外保溫材料。
要強化適應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和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高質量發展對建筑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結合新時代的需求,加快對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建議將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的防火等級再次提高,以減少因外保溫材料不合格而引起的火災。
要實行建筑質量終身追責的制度。要形成誰開發誰負責,誰生產誰負責,誰建筑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責任追究體系,對建筑物存在期間的質量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責任追究。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杜絕在建筑中使用假冒偽劣的建筑材料。
另外,還有專家強調,要加快新材料應用的推廣力度。對于已經研發成功、并經過市場認可的A級保溫材料,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積極示范推廣,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政策鼓勵和資金支持,以便新材料盡快得到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