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每米才幾十元,但是一套窗簾做下來,要好幾百甚至上千,太貴了。"市民李女士近日買窗簾發現,輔料的價格竟然貴過了窗簾布。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國慶結婚,要為新房買窗簾,之前逛了好幾家店。布料倒是便宜,但是把軌道,布帶,幔子什么的加起來,一幅窗簾都要上千元。"窗簾布便宜,為什么輔料那么貴?"
輔料占去總價的一半以上
記者走訪了萬州區幾家窗簾店,發現店家報的窗簾布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都不等。以一款售價58元每米的中低檔窗簾為例,一幅有窗簾、窗紗、軌道以及布帶和幔子的窗簾,按照3米寬,2.8米高的尺寸來算,窗簾的布價為358元。窗紗則按最便宜的價格28元每米來算,窗紗價格為168元。另外軌道為46元每米,則兩根軌道價格為276元。而布帶15元每米,則布帶價格為90元。另外做成一般普通的布幔,價格為174元。這樣算下來,一幅完整的窗簾價格竟然要1066元。而輔料的價格竟然占去總價的一半。
布料不賺錢輔料才賺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賣家說:"其實,靠輔料賺錢已經是窗簾銷售行業都知道的秘密,那些賣幾十元一米的軌道,進價也就幾元,十幾元"
據了解,市場上之所以出現低價窗簾布,是因為現在競爭激烈,要靠低價吸引消費者。事實上很多布料都是零利潤,甚至賠本處理,利潤全靠輔料。比如布幔的價格,根據不同的花樣,布料的算法都是不同的,價格更是千差萬別。
窗簾應綜合比價
消費者在購買窗簾時不要只詢問布料的價格,也應向店家仔細詢問每種所需輔料的價格和加工費,將全部價格加起來再比較每家的報價。
另外,個別商家也會以褶皺多較好看為理由,要求消費者多買布料以增加輔料的米數。其實這要依據不同的窗簾款式而定,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