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地產行業作為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從2018年起遭遇了融資困難,今年上半年央行雖有降準舉措但對于房地產融資仍然采取收緊政策,企業現金凈流入大幅減少,貨幣資金增速放緩,在融資源頭逐漸收緊的當下,發行企業債券被視為一條重要的活水。截至今年9月,業內95家典型房企共發境內外債券6560億元,企業總體融資成本有所提高。
前9月典型房企共發債超6500億元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前9月,地產行業共發行765支企業債券,其中95家典型房企共發債約6560億元。
其中在國內發行約2480億元;此外,地產企業前9月共發行海外債券約4080億元,占發行面額總量的約62%。企業海外發債平均平均利率8.08%,利率水平普遍高于國內,其中怡略、雅居樂和佳兆業三家發行的企業債利率超過了15%;超50支債券的利率超過10%。
企業發債風格迥異
從國內發債情況看,眾多的發債企業和其五花八門的發債行為展現出一幅風格迥異的企業融資眾生相。其中潑墨揮毫的恒大地產獨樹一幟,如4月29日當天連續發債兩支,達到200億元,可謂大手筆。
與恒大一步到位解決問題的風格不同的是部分小步快跑,發債頻繁,單支面額不大的企業,以蘇州高新和珠江實業為代表,他們前9月分別發行20支和14支債券,單支最大面額不超10億元,但積少成多發債總額也分別達到了98億元和52.35億元。
行業龍頭企業如萬科、碧桂園、龍湖、招商蛇口等保持了穩健風格,發債數量和金額穩定在5支左右和70億元以內;另有將發行債券作為調劑品使用的企業,如四川新希望等,發行11支債券但單支面額僅有1支過億。
此外,發行海外債越來越成為融資手段的重要組成,其發行規模已經超過境內債券,但企業海外發債的風格較為均衡穩定。
發債融資額總體呈下行趨勢,融資成本悄然提高
從地產企業債券發行時間上來看,大體上呈現集中在年初發行,中后期分布較少的偏態分布情況,前9個月中1月份發債規模最大,占前9個月的20%以上,從業內典型企業發行債券的規模來看,前九月95家典型房企的發債規模整體呈下行趨勢,期間出現震蕩,7月企業發債規模反彈,但隨即回落;其中境內債規模較為平穩,海外債出現較大幅度震蕩,但均呈整體下行趨勢;從融資成本來看,截至9月房企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7.03%,較2018年全年上升0.50個百分點。其中,境外債券融資成本達8.08%,較于2018年全年增長0.86個百分點。
縱觀前9月企業發債動向可見,需要融資潤澤的地產企業無不在盡其所能的“祈雨”,無論請來“傾盆大雨”快速止渴,還是求得“蒙蒙雨絲”潤物(博客)無聲,都是在為漸入旱季的地產企業謀求一絲走向未來的生機;可以預見的是,在防范重大金融風險和持續加強對房地產管控的大環境下地產企業轉型已經刻不容緩,由于傳統盈利模式勢微,融資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否越過關山走到隧道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