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8月16日,財政部公布的《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中,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增長3.1%。不過,從企業拿地情況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土地出讓市場有所遇冷。這導致房企拿地出現分化,部分往年拿地積極的房企減緩土地儲備規模,部分房企卻逆勢而上,拿地兇猛。此外,非一線城市土地出讓流拍情況時有出現。業內人士稱,在緊調控趨勢下,房企出于自身規模和融資成本的考量,而做出策略上的不同抉擇。中長期來看,這或引發土地市場甚至是房地產市場新一輪洗牌。
逆勢而上還是收縮戰線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7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為97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4%;土地成交價款為4795億元,同比下降27.6%。
一些企業在整體土地市場出讓規模收縮時逆勢而上。
以港中旅為例,從6月拿下北京亦莊相關限競房地塊后,相繼在寧波、即墨等地成功競得地塊。寶龍地產也逆勢而上,自7月首入浙江湖州后,相繼在上海、寧波、無錫等地摘得住宅或商用地塊。
“在傳統的房地產市場,拿地規模和質量,決定房企的發展前景?!谫Y—拿地—開發—銷售—回款’,這是一些區域房企近些年迅速成長為全國性房企的不二法門?!北本┠撤科笕耸繉χ袊C券報記者表示。
盡管在緊調控周期中,房企拿地遭遇融資成本高企、拿地限制增多以及銷售回款預期不明等困難,但部分房企卻逆勢而為。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緊調控周期中,仍然有一些企業可以獲得較為便宜的融資,加之企業經營策略有意向全國拓展,在土地出讓總體遇冷的情況下逆勢出擊,反而有較好的收獲。
今年以來,龍頭企業似乎也不想減少拿地的規模。中指院日前發布的《2019年1-7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顯示,從拿地金額來看,碧桂園、萬科、融創中國占據榜單前三位。其中,碧桂園、萬科拿地金額均突破千億元。
盡管全國房地產市場進入緊調控周期,但2017年、2018年,全國性擴張土地儲備,依然是許多房企做大做強的“明招”。不過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7月、8月,隨著土地出讓市場整體收縮明顯,企業拿地節奏趨于放緩,有一些企業也收縮了拿地規模。
近日,有房企一份內部文件稱,2019年下半年原則上暫停拿地工作。而新城等企業,因自身原因出讓存量土地開發資產,縮減拿地規模。
非一線城市土地流拍頻現
梳理近期的土地出讓市場,一些新信號也值得注意。尤其是,非一線城市土地出讓流拍情況時有出現。
8月16日,嘉興桐鄉市出讓2宗商住用地,總起價7.09億元,地塊分別位于經濟開發區和石門鎮。最終,位于經開區的土地流標。8月,濟南、昆明、合肥等城市,也相繼出現土地出讓的流拍現象。
業內人士稱,相較于往年,今年非一線城市的房價受到持續嚴控,加之價格上漲空間有限,影響土地市場出讓,部分地段偏遠、配套不佳的地塊,容易無人問津?!斑@與前幾年非一線城市土地出讓搶翻天的局面截然不同?!?nbsp;
銷售數據也佐證非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不明。易居(博客)研究院最新數據表明,在易居研究院監測的全國40個城市中,18個三四線城市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4%。其中,7個本輪調控較嚴的三四線城市(限購或限貸)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9%,同比增長2%;11個本輪未調控或弱調控(僅限售)的三四線城市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7%,同比下降8%。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近期政策面關于房地產的論述繼續從緊,今年剩余的4個多月,土地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緊縮。
“好的地塊瘋搶,資質平平的地塊無人問津,或許會在今后頻繁出現?!鄙鲜龇科笕耸勘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