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該項目將既有化工工廠土地轉變為的科技公司園區,設計靈感來自場地周邊的自然地形,力圖與周圍環境無組織的城市肌理形成鮮明對比;一個透明體量作為主要的工作場所輕輕躺在幾個人工山丘上,山丘下布置各種功能,如600座和200座的禮堂、教育會議空間、自助餐廳、位于連橋上的休息室、數據中心和許多其他功能。
園區總建筑面積約為142,000平方米,占地面積51000平方米,分為三個主要部分:53,500平方米的開放式辦公室;16,000平方米的禮堂、教育空間和自助餐廳;72,500平方米的停車場、Tier4數據中心、運動中心、公共空間、檔案和服務區。
水平浮動體量通過橫跨30米跨度的吊橋和玻璃幕墻連接場地的兩個地塊。項目的四個辦公室樓層布局相似,主要是采用吊橋和玻璃幕墻連接場地的各個地塊。靈活性和采光最大化是辦公空間的主要標準之一,打破了傳統辦公室設計的封閉感,辦公室內的人員可以透過玻璃幕墻,享受絕佳視野和遠景。辦公室空間的可達性通過一組空中開放式庭院進行組織,用戶可在其中流通,并且還能夠在設置與橋梁上的休息室中放松和社交。
透明的玻璃幕墻將工作空間與城市相結合,允許用戶進行互動并享有全年不同體驗。而在正交網格形成的內部秩序則與自由靈動的挑空部分亦形成強烈對比,給予用戶強烈的印象。架空的水平透明體量呈現穩定而有張力的懸挑形象,從外部反射天空,景觀和城市,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外部環境的任何變化。
本項目的玻璃幕墻與普通的玻璃幕墻是有所不同的,其特點是由內外兩層幕墻之間形成一個通風換氣層,由于此換氣層中空氣的流通或循環的作用,使內層幕墻的溫度接近室內溫度,并針對水電空調等能源消耗去設計節能設施,采用“蓄冰+變風量系統”的設計形式,同時玻璃幕墻也減少炎熱季節的熱量吸收,打造可持續發展建筑。
該建筑實現了可持續性原則,從單層和雙層立面表皮系統,結合照明的動態遮陽體系,到特殊的、為內部空間提供新鮮空氣的加熱和冷卻系統。外立面設計為單元化系統,具有高品質的隔熱和隔音性能,用于回應場地周圍繁忙快速交通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