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40年前,地瓜面窩頭眼兒里塞塊咸菜疙瘩,就是美食——重要的不是好不好吃,是能夠吃飽就好。40年后的今天,雞鴨魚肉、生猛海鮮也有吃夠的時候。
要說發展與進步的最明顯表現與差異,就是從“沒得選”到“有得選”——40年前,絕大多數的吃什么用什么都是“沒得選”,有吃有用就已經不錯。如今,是可以在各種食物與用品間挑挑揀揀,時常還會表現出不滿足——沒我想要的。
這大概就是習總書記說的,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國家發展為家居行業帶來新契機
國家幾十年來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與之相應,人們對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從原來的“溫飽”、“滿足基本需求”上升為“吃好”和“更美好”。這種需求又進一步為各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對木門及家居行業而言,人們的需求升級更明顯,其帶來的發展機遇也更顯而易見。以前,人們對家居環境的要求只是遮風擋雨,“有個窩”就行。正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那句名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屋便是福了。
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總是隨著現實環境而改變,條件允許時,追求更高、更美好的生活質量是人的本能反應。如今,雖然社會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但任何“有屋可居者”都對居住環境有著或多或少的改善欲望。相對于“租屋而居者”傾向于軟裝方面的改善,“自有住房者”在硬裝方面的需求更強烈。而這種需求,也正是木門及家居行業發展的機遇所在。
與國同力,共謀發展
人類發展有個奇怪的現象,越順越容易出問題,反倒是前進中略有坎坷,才會讓人保持清醒,減少犯錯,也更容易激發同行者的勠力同心。我們國家的現狀,大概正是如此。
中國的快速發展,引起某些以己度人國家的擔憂,也招來一些阻撓與刁難。表象看這是阻力,但阻力背后激發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華為在5G、芯片領域的發展速度與成就,在“備胎芯片”方面的未雨綢繆,就是這種阻力和對阻力的預見所促使。
所以,當中國快速發展、因快速發展而招來阻力的時候,也正是包括木門及家居在內的所有行業與國同力共謀發展的時候。
這種發展,不是不擇手段爭奪資源,不是耍奸使絆,而是以中國自古就有的博大之胸懷、正氣之浩然,沿著利人利己利社會之路前行,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共存與共同發展。這才是中國和中國企業本來的樣子。
轉變思維,從“獲取利潤”轉向“為用戶服務”
企業逐利,無可厚非。尤其在創辦初期,要想生存下去,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獲得利潤。只要是正當經營,“掙錢”的想法不是錯。何況,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需要利潤的支撐。
但是,永遠把“掙錢”擺在第一位的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會遇到瓶頸。因為以掙錢為目的,目光只會搜尋利潤增長點,就會出現某些短視,就會忽視甚至是看不到某些真正的利潤增長點。而這些真正的利潤增長點,一定是在消費者的真正需求里。所以,為客戶切實解決需求,才是正確的“賺錢方式”。
打個比方,一個人為了獲得好名聲而做好事,能獲得好名聲的事就做,否則就不做,即使是好事但做了也未必被人知曉,他就會選擇不做。
相反,另一個人就是從心里想做好事,他的出發點就是幫助別人,他就是想做個好人——做個好人和獲得個好名聲,表面看似乎一樣,但出發點和目的還是不同——久而久之,他在別人眼里就是一個好人,就有好名聲。
前后兩者相比,誰能在人們心里長久留存?顯然是后者。一心為賺取利潤而做事的企業就是前者,一心解決用戶需求、真心真意為客戶著想的企業便是后者。
有門的新全屋時代來臨,木門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最近中國木門技術聯盟提出了個說法,叫“有門的新全屋時代”。大致意思是說,過去的全屋定制,基本是不包括木門的,全屋定制的業務也多由家具品牌包攬。但隨著發展,全屋定制的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已將木門也包含在了里面。
“有門的新全屋時代”來臨對木門行業造成了一定沖擊,因為,家具行業蠶食了木門行業的一部分市場。
對此,一些木門企業表示“壓力山大”。但分析起來,壓力大,根源不在市場,而在自己——市場本來就是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地方,要想長久立足,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市場競爭壓力的存在,并通過不斷提升自我應對競爭壓力,這也是一個企業能夠不斷發展的根源所在。一些木門企業感覺壓力大,根源在于以前木門行業的生存環境太像“暖房”了。
“有門的新全屋時代”,對木門行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家具行業而言,同樣如此。其實“有門的新全屋時代”的來臨,更多的產業融合的過程。從家居圈而言,就是家具、木門等相關行業間的界線開始模糊并最終可能消失。結果就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內,為用戶提供其需求的產品——不管你原來是木門企業還是地板企業或者是家具企業,也不管用戶需求的是木門還是地板還是家具,你能做,能做得好就可以。
說白了就是品類拓展,但前提是力所能及。
中國木門技術聯盟認為,在這個產業融合的過程中,木門行業是占有優勢的。因為相對于家具,木門生產難度更大,這種難度包括了設計、研發、選材、工藝、細節處理等諸多方面。也正因此,家具行業對木門行業的蠶食,基本只在中低端范圍。
從工藝基礎和水平講,其實木門行業是完全可以向家具行業的中高端發起沖擊的。所謂的困難,一是“隔行如隔山”,即使同屬木作,不同領域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工藝差別。另一方面,則更多是木門行業一些企業多年來過得太安逸的結果,以致在新事物的接觸和接受上能力不足。沒經過大風大浪,稍一起風就暈菜。這樣的企業,遇到點兒風浪是好事,不僅懂得了市場風險的存在,也可以趁此機會發現不足,積極改進與提高。這樣才會更加強壯,才能在市場長久存活并發展。
“新全屋”理念,是站在整個空間看問題,不是必須做全屋
全屋定制工作細節錯綜復雜。從消費者需求分析到下單、組織生產、配送、上門安裝以及服務等各個環節必須環環相扣,且產品定制過程中涉及的板零部件、五金件極多,不能有絲毫偏差。這就要求企業管理體制必須嚴謹,工作必須一絲不茍,員工的綜合素質也必須達到一定高度。
這也是真正能夠提供全屋定制服務的企業極少的原因,無論是產品品類、設計能力還是生產與服務銜接,對企業的整體素質都是一個嚴格的考驗。
也正是基于此,中國木門技術聯盟建議木門企業,要穩步緩進,邊提高自己,邊根據自己能力適當增加品類,而不是盲目搞什么“全屋”。更重要的是,應該站在全屋角度看待木門設計,將木門從單品角色融入到全屋裝修中去對待,這樣才能將自己從一個木門單品提供商轉變為客戶需求服務商。
轉變與確立觀念同時,把握趨勢細節
對國家有信心,對環境有信心,對市場有信心,一心一意從用戶需求出發,是木門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和基礎。但只有基礎還不夠,還要對市場趨勢有所了解,才能夠對客戶需求有更精準的把握。
中國木門技術聯盟認為,2019年將是木門的“拓邊年”,木門將經歷外觀、功能、材料、研發等的拓展。這些拓展,與家居發展的整體趨勢密不可分。中國木門技術聯盟將這些趨勢歸納為7個關鍵詞:
定制——個性設計趨勢
環保——自然設計趨勢
延伸——品類設計趨勢
奢/簡——風格設計趨勢
材質——應用設計趨勢
功能——技術設計趨勢
智能——科技設計趨勢
這7個關鍵詞提示了當下的消費喜好,也代表著未來的木門及家居發展方向。其詳細含義,將在7月7日于廣州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木門產品大會——暨2019年新全屋時代設計流行趨勢報告發布會》上發布與解讀。木門從業人員可以適當關注。
結語
有門的新全屋時代即將開啟,消費者對于美好生活的開啟從門開始,對于全屋的美好感受也從門開始并統領。不同企業可以通過探索自身特?基因,運用不同的設計特色基因,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