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中國館是本次世園會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參觀過中國館的游客都會對它有著深刻的印象。從室外看,一座巨型屋架從花木扶疏的梯田升騰而起,恢弘舒展,完整統一。進入二層展廳和觀景平臺后,游客可抬頭看到屋架上的一塊塊金黃色玻璃,陽光透過它們灑入室內,在地面上形成一條條金色的影子,仿佛進入了中國古建筑的大殿。而這種金色玻璃在給我們帶來空間震撼的同時,還有著另一個獨特的功能——發電。
光景平臺光伏玻璃照片張廣源/攝
傳統的太陽能組件給人們的第一印象是由很多藍黑色的小方塊組成的太陽能板,這種晶硅太陽能板用于建筑中,通常獨立于建筑構件之外,無法達到與建筑的一體化設計,難以滿足建筑師對建筑形式和效果的要求。而用于中國館屋架上的薄膜光伏發電玻璃,則是一種全新的光伏組件。
中國館結合自身大屋架的形式特點,在屋面南側分布有1056塊薄膜光伏發電玻璃,這種玻璃是在普通玻璃的基礎上增加一種薄膜電池組件,這樣就可以用來發電了。
那么,這種發電玻璃與傳統光伏組件相比有哪些優勢呢?這種發電玻璃是將一種薄膜集成到建筑專用的鋼化玻璃上,實現建筑功能和發電效果的完美結合。因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吸光層非常薄,其厚度介于幾百納米至幾微米之間,而一般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厚度為150微米至200微米,是薄膜太陽能電池吸光層厚度的近百倍。因此,與晶硅電池相比,薄膜光伏發電玻璃更容易實現建筑光伏一體化。
而且,與傳統晶硅太陽能板不同,這種薄膜對全光譜吸收都較好,所以在清晨、傍晚等弱光條件下發光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晶硅電池。
那么,為什么中國館的光伏玻璃是金黃色的呢?
這是因為在設計過程中,建筑師對光伏玻璃的顏色提出了要求:室外側與普通玻璃顏色接近,體現建筑立面的完整性;而室內側選用金黃色,用以突顯國家的文化性與禮儀性。為滿足這一要求,在玻璃的加工過程中,光伏廠家選用了一種黃色封裝膠片,這種膠片與薄膜疊加就會呈現這樣的效果了。這種薄膜的透光率是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的,通常透光率為20%-40%。當然,透光率和發電效率成反比,也就是說透光率越高,發的電也就相應減少了。
那么,中國館的光伏玻璃發的電用在哪兒了呢?
中國館光伏玻璃的發電就近匯入場館內配電系統,其裝機量為80千瓦,年發電量為5萬至6萬度,這些電可提供場館二層東、西兩個展廳的普通照明用電。因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模式,太陽光日照不足時由市政電力供電,市電與太陽能電力有機結合、切換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