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截至2019年3月5日晚,家居行業共有2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快報(包括1防水材料企業)。其中,索菲亞于3月5日成為今年首家發布全年業績報告的上市公司。
從25家企業公布的數據情況來看,超過10家企業的營收增長不到10%。結合億歐家居前后兩次的數據統計,這一次,多數家居企業的2018年報讓家居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陰影。
25家上市公司已發布2018業績:
80%營收增長不到25%,凈利增長低于10%的企業有9家
(圖一:家居行業25家上市公司2018年業績披露)
在市場環境并不向好的背景下,行業數據總能反映出當下企業發展的前進趨勢。從數據上看,家居行業2018年全年營收數據的增幅比2017年慘淡得多。
據億歐家居統計,營收增長不超過10%的企業有10家,它們分別是老板電器、華帝股份、孚日股份、羅萊生活、兔寶寶、三雄極光、海鷗住工、頂固集創、名雕股份和友邦吊頂。其中,兔寶寶、三雄極光、海鷗住工、友邦吊頂四家公司的凈利潤均為負值,它們在2018年沒有很好地扛住資本寒冬和市場下行的壓力,營收下跌、凈利潤驟降。
伴隨著業績快報一起公布的,還有不少上市公司對于業績變化的不同說明。2018年,老板電器的營收增長不到7%、凈利潤增長不到2%,它在公告中提到,2018年由于地產調控造成行業整體發展壓力較大、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同時致使行業競爭加劇。
而以照明企業為例,三雄極光在2018年營收僅增長7.41%,凈利潤同比下降29.56%,成績并不理想,據公告指出,其表現不如預期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推廣與銷售費用的大幅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及部分產品價格調整、產品銷售毛利率下降等。
家紡行業營收增長不如預期,擺在他們面前是一步難走的棋
(圖二:家紡行業上市公司2018年業績披露)
在已經公布的家紡上市公司業績快報中,除了喜臨門、夢百合,家紡行業的上市公司均已發布了2018業績快報。從數據上看,僅有多喜愛一家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近33%的營收增長率,而孚日股份、羅萊生活、富安娜、夢潔股份的營收增長均沒有超出25%。此外,孚日股份和富安娜的凈利潤增長還低于10%。
2017年,羅萊生活曾取得過營收增長近48%、凈利潤增長近35%的好成績,而夢潔股份當年的營收增長也超過了33%。從2018年各家企業的營業數據來看,家紡企業不單面臨著行業營收規模仍然難以擴大的難題,恐怕也反映出企業運營背后潛在的挑戰。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分行業),家具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7081.7億元,同比增長4.5%。而家紡行業目前最高的營收業績僅達到51億左右,所有家紡行業加在一起恐怕也很難達到1%的市場份額。
前不久,億歐家居此前在文章《中國家紡行業開始無休止的混戰》中曾經提到,家紡行業的困境在于公司沒有做出更大的規模,導致運營效率太低、銷售渠道沒有打開、品牌知名度很成問題等等。這是家紡行業的亂象,也是家居行業普遍面臨的重大難題。
東方雨虹、歐普照明逆勢增長,重壓之下企業如何求變?
盡管80%的企業在2018年的營收增長沒有超過25%,但是,也有少數幾家取得了不錯的增長,比如東方雨虹和歐普照明。
借助優化產品結構、拓展業務渠道、積極布局物聯網和智慧照明等方式,歐普照明在2018年取得了總營收增長15%的成績,凈利潤漲幅超32%;東方雨虹則通過材料銷售業務和施工服務規模的增長、品牌影響力的提升,營收取得了近38%的增長,凈利潤增長近23%。
有人說,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最適合練內功。最近一段時間里,定制家居企業如歐派、尚品宅配、好萊客等公司,紛紛打出了“賦能經銷商”的旗號,但賦能形式卻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全渠道變化、流量賦能,在行業人士看來,定制家居廠商原本就缺流量,面對經銷商體系,他們舍不得放棄也不能夠放棄“老伙伴”,經銷商與廠家越發被捆綁在一起。而對于不斷涌現的新興品牌,廠家保持著一種既想靠近又不太敢改革的態度,給新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2019年,無論是擅長講故事的定制家居企業,還是因為品牌集中度太低而焦慮的家紡行業,抑或是龍頭地位較為突出的照明行業,都面臨著新的業績增長壓力。
因此,面對新一年未知的挑戰與艱難的考驗,家居制造公司不能夠只停留在原地,猶自顧自地守著老地盤不肯挪步,必須改變舊有觀念,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從而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才能夠在產品、渠道乃至營收等方面獲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