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改革開放40年來,在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仍很突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備受考驗,環境污染和破壞事件時有發生,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例如,我國電解鋁全行業每年耗電5000億千瓦時,消耗標煤1.8億噸,碳排放量超過4.5億噸,環保和減排任務艱巨。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迫切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工業企業堅定踐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
中鋁集團所處的有色金屬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以我國電解鋁產業為例,目前距離實現綠色發展還有較大差距。一是產業布局不合理。全行業近40%的產能聚集在京津冀周邊地區,區域環境容量嚴重不足。二是發展模式不科學。我國電解鋁生產所需電力供應仍以煤電為主,國際上使用水電等清潔能源生產鋁早已成為主流。相對于煤電煉鋁,使用清潔能源冶煉可使生產每噸鋁減少約13噸碳排放,減排率高達85%。三是資源保障不可持續。我國以僅占全球3%的鋁土礦資源,支撐了超過50%的氧化鋁、電解鋁生產,資源保障能力嚴重不足,鋁土礦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特別是鋁工業必須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指導方針,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推進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利用,使綠色、低碳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在今年的兩會上,我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向大會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通過“三鼓勵一淘汰一嚴控”,推動電解鋁優化產業布局,在解決行業自身發展問題的同時,為建設美麗中國、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應有貢獻。
作為有色行業的排頭兵,中鋁集團將堅持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引領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發展。
一是加大布局優化調整。針對我國有色金屬產業資源匱乏、環境容量接近上限、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和現狀,我們將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斷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結構。對內,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嚴控常規燃煤發電煉鋁,加快向環境容量富余的地區布局,帶頭向具有能源優勢特別是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優勢的地區集中,向需要發展的邊遠地區集中,并在發展過程中最大限度實現節能減排。對外,進一步加快國際化布局,加快向開放型經濟轉變,通過全球化資源配置,構建全球產業鏈,輸出國內先進技術,轉移國內富余產能,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強化對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重點研究一批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強化節能減排創造條件。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對傳統產業實行智能化改造,充分發揮能源管理引領作用,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堅定走創新發展道路,不斷向高端化、終端化、國際化邁進,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轉移,打造中鋁集團引領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三是積極擴大鋁應用范圍。鋁作為優質、輕量化的“綠色金屬”,具有在全生命周期內低能耗、低成本的優點。我們將充分發揮鋁在輕量化應用方面的優勢,進一步研究鋁的應用技術,不斷擴大鋁在交通運輸、建筑施工、電子產品、日用品等方面的替代使用,加大以鋁代鋼、以鋁節銅和以鋁節木力度,真正將鋁高載能的優勢發揮出來,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
四是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抓住當前環保節能產業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充分利用我們在雄安注冊成立的環保節能開發平臺公司,加快整合集團內部環保資源和市場,對關鍵環保技術開展攻關,重點推進一批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項目,加大外部市場開拓,力爭經過3年至5年的努力,使平臺公司年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實現國內上市,成為國內有色行業規模第一的環保節能公司,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