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中國木門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產企業數量和從業人數大大增加,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但是,目前行業人才還是相對匱乏,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管理素質相對較低,70%的企業還停留在經驗管理階段,行業存在人才危機。
一、木門行業的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
1.缺乏先進的企業管理體系和高素質的職業管理人才
據調查顯示:木門行業的生產一線從業人員,一般工人以小學、初中文化水平為主,基層管理人員(班組長)多以初中、高中文化水平為主。文化水平低,管理思維滯后,先進的管理理念難以被接受理解,管理手段上以獎勵罰款為主。
木門企業人員流動頻繁,管理模式難以繼承。一些企業內部幫派嚴重,缺乏企業團隊配合,新人來了干不了多久就被擠走;一些企業老板將希望寄托在到其他廠里挖人,滿腔熱情高薪挖來之后,又發現不過如此,雙方不歡而散。分析其原因,一是企業管理觀念落后,沒有長遠發展規劃,寄希望于某個人某項機制而忽略了系統的管理體系搭建,沒有合適的土壤再好的樹苗也會枯萎。二是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職業管理人才缺乏。以生產管理為例:企業的生產管理只是被動地分配生產任務,對于生產的計劃平衡、產能負荷分析、資源的統籌協調、標準工時、精益管理、PMC、MES等方面的知識缺乏,更談不上應用了。一些能力較強的管理人員,因為缺乏團隊的支持和老板的認可,他們提出的管理方案也無法得到徹底實施,無法發揮他們的才能而轉向其他行業。
2.缺乏技術人才和職業經理人
這里講的技術人才分兩類:一是技術管理人才,包括技術工程師、質量工程師、IE工程師、IT工程師等,二是高級技工,如高級木工、技術操作工、程序員、放樣師、安裝工、油漆調色工等。這兩類人才目前都缺。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木門企業沒有設立技術部,企業老板也往往把技術部理解為設計部。另一方面,木門行業,還沒有形成工業化生產模式,產品手工制作比重大,技術工人多為35歲以上的工人師傅。他們的性格已經定型,又有技術在身,有時老板也奈何不了這些人,企業管理難度較大。木門企業工作環境差,灰塵噪音大,待遇不高,年輕人又不愿意學這一行,阻礙了行業發展。
木門行業管理人才流動性大,缺乏職業經理人,這是行業內很多企業老板的普遍感受。不僅生產企業人,營銷也缺人。究其原因,與行業特點有關。木門是定制產品,職業經理人既要懂管理知識,又要懂木門專業知識,而木門專業知識不是很快就能獲得的。二是行業發展迅速,近年來,木門行業高速發展,引發家具、地板、防盜門等相關產業的大型企業紛紛投資木門行業。2011年木門行業總產值880億元,2015年木門行業總產值1200億,2016年木門行業總產值1320億,2017年木門行業總產值1460億。與其他木制品加工行業相比,木門行業發展高速,產業化集群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人才培養沒有跟上,一個行業的人才培養需要更長時間去歷練和沉淀。
3.缺少企業文化,忽視人力資源建設
目前,國內很多木門企業,對于企業文化建設都不是很重視,員工文化生活貧乏,企業缺乏凝聚力,員工沒有歸屬感,沒有感覺到自我價值的體現,幸福指數低。許多企業對于員工的培訓認識不足,認為搞企業文化就是組織聚餐搞活動,很少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學習和企業價值觀的宣貫。
人力資源建設就是企業要尊重員工、賞識員工,對員工的績效給予激勵。有時候這種激勵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一句親切的問候、一陣鼓勵的掌聲、一份表揚信,把員工當企業的親人,就可以使員工備受尊敬。海底撈員工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員工忠誠度高,幸福指數高。在海底撈,員工衣食住行要比其他餐館好,管理層和普通員工一樣隨時隨地出現在各個崗位,這樣的工作環境員工沒有抱怨,把企業當自己的家一樣。提高了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相信員工也會提高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
如果說員工在企業成長有捷徑的話,這一捷徑就是學習。成功的企業善于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而失敗的企業喜歡自己探索。很多企業負責人愿意投資場地、設備等硬件,不愿意投資員工培訓,企業文化建設這方面,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足。
二、木門企業人力資源改善措施
1.實現工業化生產模式
目前,工業4.0、智能制造已成為行業內的一個熱門話題,木門生產制造模式面臨新的挑戰。智能制造絕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生產運營模式的轉變。對木門企業來講,要一步到位工業4.0或許有困難,能不能借用工業4.0的管理思想,首先做到工業3.0是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
很多企業都知道流水作業的好處:對工人技術的依賴程度低,用工成本低等,但不知道如何實施。早在上世紀90年代,廣東地區的家具企業,尤其是臺資企業,已經全面實行工業化流水作業,他們將每個工序都細分為若干個工步,每個工位有詳細的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這樣就是有那個崗位工人辭職不干了,企業也能很快補缺。
以木工雕刻為例,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無法實現流水作業。在臺資工廠,管理人員將雕刻的第一個工步劃線,不會劃線沒關系,照著模板劃,然后質檢人員用模板檢驗。第二個工步是照著劃線切一刀,僅此一個動作,一分鐘做多少件都有標準。
實現木門生產的工業化模式,首先企業老板尊重管理,尊重技術,尊重技術人才。但是現實中很多企業老板不是尊重管理和技術,而是尊重自己的經驗。有時,增加一臺設備,一個送料器就可以解決問題,但企業老板更愿意讓一個有經驗的師傅去干這項工作,這種思維模式需要改變。
2.改善工作環境
這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硬環境和軟環境。硬件環境包括:增加除塵設施、勞保用具和現場運輸設施,保護工人健康安全,減少勞動強度;改善員工伙食,增加員工洗浴設施,加強廠內綠化和環境衛生等。軟環境包括:按時發放工資、縮短加班時間,大力開展員工文化生活等,使員工工作開心、生活滿意,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3.加強員工培訓和人力資源體系建立
培訓可以使員工了解企業發展歷程和經營情況,參與公司活動,增加企業的活力和吸引力,增進員工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同時培訓可以改變員工心態,,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對個人來說,培訓使員工知識水平和素質提高,技能得到提升,帶來更多升職機會。進而使員工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成長。所以說,培訓是對企業、對員工都十分有利的事情。
許多大型企業都積極修煉內功,各種各樣的培訓活動層出不窮。其實,企業的培訓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培訓活動內容空洞,枯燥沉悶,培訓活動的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大打折扣;如果培訓活動精彩紛呈,內容豐滿,則學員都能學有所成,培訓活動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已經關注到這點,成立了企業大學或企業培訓學院,還與國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院、培訓基地、教育培訓機構等聯合辦學,適應企業發展要求。
三、結語
木門行業的暴利時期已經結束,信息獲得更加便捷,距離已經不是障礙。這一時期,誰擁有自己的核心團隊,誰就會最終贏得勝利,人才培養愈發重要。挖人不如育人,如何解決行業人才危機,如何培養更多地行業精英,如何使得員工在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是每個木門企業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