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月17日,中建股份總裁王祥明帶隊赴雄安慰問項目建設者,為建設者發放御寒衣服。
2017年11月22日,中國建筑旗下中海地產、中建三局、中建設計、中建基金四家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額8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9.96萬平方米,規劃總用地24.24公頃,是雄安新區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窗口,承擔著雄安新區政務服務、規劃展示、會議舉辦、企業辦公等多項功能。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采用投資、施工、運營運行、基金管理一體化模式,由雄安建設投資集團與中國建筑聯合體共同設立基金并負責基金的管理。
中國建筑為項目提供一體化產品解決方案,以項目投資商、建造商、發展商與后期運營服務商的角色,為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建設以及長期穩定運營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該項目分三期實施,需于2018年2月23日前全部完成,1月17日主體結構已經全面封頂。
慰問活動當日,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轉入機電安裝、裝飾裝修、招商引資等攻堅階段,從開工到全面封頂僅歷時1000小時。
該項目在不到42天內實現封頂的主要原因是,該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方式。據《證券時報》報道,該項目采用的裝配式建筑用膠為硅寶科技生產。
截至1月8日,該項目建筑部分已使用河鋼建材2935噸、中板1586噸,合計達4521噸。
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二期項目、附屬管廊工程目前也已開工建設,前期已使用河鋼鋼筋約3000噸,截至1月19日又交付河鋼產品約1200噸。
中海發展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顏建國在慰問活動中稱,“在中建集團領導下,我們有信心和決心,聯合各參戰單位,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奪取勝利。”
“該項目作為雄安新區開篇之作,意義非凡。大家要繼續勠力同心,珍惜榮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項目打造成為全國智慧建造的標桿、智能運營的樣板、優質履約的典范,始終保持中國建筑在雄安新區的政治領先、模式領先、市場領先、人才領先、品牌領先,將中國建筑的使命融入雄安,讓中國建筑的品牌享譽新區,為新區、為黨中央、為全國人民奉獻一座時代精品。”王祥明在慰問活動上表示。
中建股份副總裁邵繼江,中建股份總工程師毛志兵,中建股份助理總經理、副總工程師、中建科技董事長葉浩文,中海發展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顏建國,中建基金執行董事巢剛,中建三局總經理易文權,中建設計直營總部總經理趙維勇,中建裝飾董事長、黨委書記陶盛發,中建鋼構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宏,中建西部建設董事長、黨委書記吳文貴,中建安裝總經理劉延峰等也參加了17日的慰問活動。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其特點在于裝配式建筑改變了傳統現澆結構構件立式澆筑混凝土的特點,在工廠內臥式澆筑混凝土,使產品澆筑質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效解決控制質量通病。由于采用定型鋼模具,鋼筋綁扎質量、鋼筋間距、混凝土保護層得到有效控制。
裝配式建筑在設計方面就全面貫徹安全、使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
采用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建筑工業化的優越性確保工程質量;發揮預制構件的特點并結合立面的細部處理使建筑造型豐富;設計應充分考慮與精裝設計、現場施工安全措施及現場施工設備的關系,門窗和欄桿等二次設計和精裝設計提前進行,相關點位需在PC構件圖中定位并預留預埋。
2017年11月,住建部認定了30個城市和195家企業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
示范城市分布在東、中、西部,裝配式建筑發展各具特色;產業基地涉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部分央企,產業類型涵蓋設計、生產、施工、裝備制造、運行維護等全產業鏈。
在試點示范的引領帶動下,裝配式建筑逐步形成了全面推進的工作格局。
就在各地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新建裝配式建筑規模不斷壯大的時候,1月15日,以“發展裝配式建筑、打造綠色智慧雄安”為主題的研討會,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現場舉行。
未來,雄安新區將廣泛應用綠色裝配式建筑來優質高效地推進城市建設,并形成系列標準,創造出綠色、智慧、可復制的城市建設“雄安模式”。
由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雄安裝配式建筑研討會,吸引了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和中建、中鐵、萬科等20多家企業研究機構的代表參加。
2017年10月,萬科在河北雄安新區注冊成立房地產公司,雄安萬科建筑研究中心也在雄安新區雄縣揭牌并投入運營;11月,華潤置地與北新建材全面合作,同時決定在雄安新區聯合創辦綠色建筑研究院。
1月3日,綠地控股旗下雄安公司揭牌儀式暨雄安綠地雙創中心、長租公寓、建設銀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綠地成為首個在雄安成功落地具體項目的上海企業。
綠地雄安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將作為綠地在雄安新區的全新投資運作平臺,“雄安綠地雙創中心”、“雄安綠地鉑驪公寓”將成為率先落地的兩個項目。
其中,“雄安綠地雙創中心”由綠地與清華控股旗下專業公司平臺共同成立,將利用雄安新區本地老舊廠房資源,初期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改建成為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復合型創客創業空間。
雄安綠地鉑驪公寓項目初步選址在雄安新區主干道奧威大道,緊鄰雄安新區管委會所在地,原有建筑面積約5700平方米,改造為120間可拎包入住的服務式人才精裝公寓。
圍繞建設綠色智慧新城的要求,與會代表們深入探討了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研究了相關體制機制、商業模式以及技術體系等重點問題,并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代表們一致認為,裝配式建筑發展空間巨大,其節能環保的建造理念和模式,符合雄安新區建設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新城的任務目標,將在新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雄安新區廣泛應用該建造模式將起到標桿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動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
廣發證券指出,當前我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僅3%左右,距離10年期30%目標增量空間巨大,隨著政策層面中央與地方持續推進,我國裝配式建筑滲透率提升加快。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約1600億美元,其中歐美地區為主要市場,合計占比高達46.1%,而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迅猛增長,超過400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3.92倍。
從國內市場規模看,按照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預計達15%測算,未來裝配式建筑面積有望超過8億平方米,以每平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從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看,預制構件生產線有望持續受益于裝配式建筑滲透率提升,其中,與預制混凝土和木結構相比,鋼結構在建設安裝、應用范圍、性能特質、節能環保等方面具備比較優勢,未來有望成為裝配式建筑的主流結構,受益程度最高。
裝配式建筑簡要分析:
方案階段
①立面分析:考慮到立面底部基座及女兒墻屋頂構架的造型復雜,復制率低。1層及女兒墻以上部分不考慮PC預制構件。
②平面分析:項目在預制構件的優先順序為:預制樓梯、預制陽臺板、預制空調板、預制外墻(含預制凸窗)、預制疊合樓板、預制非承重內隔墻等。
③方案階段優化:在前期方案時,盡量統一構件開洞尺寸及大小。提高構件重復率可以大大減少模具成本,提高構件生產效率及現場施工效率,進一步縮短工程建設工期。
④保溫體系分析:對內、外保溫的優缺點,成本進行分析。
總體設計階段
①等同現澆結構:在各種設計狀況下,裝配整體式結構可采用與現澆混凝土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結構分析。節點區域的鋼筋構造(縱筋的錨固、連接以及箍筋的配置等)與現澆結構相同。縱向鋼筋采用機械連接、焊接、鋼筋灌漿套筒連接、或者是漿錨搭接連接。
②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設計:控制預制剪力墻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小于結構底部總傾覆力矩的50%。對同一層內既有預制墻又有現澆墻的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現澆墻的水平地震作用彎矩和剪力乘1.1的放大系數。鋼筋套筒及灌漿料分別符合JG/T398和G/T408的要求。
③作用及作用組合驗算:基本作用組合要求。短暫設計狀況驗算。預制構件脫模驗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