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濟止跌企穩,但危機并未就此離去。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指出:"目前我們還遠沒有那么樂觀。"目前的經濟金融的直線下滑已經企穩,但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美元貶值、通貨膨脹等不利因素還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發揮"作用".朱民的一席話,解釋了建材行業不少從業者心中的困惑:為何都說經濟回暖,獨建材行業感覺不到? 有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財政收入6569.47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01.32億元,增長4.8%.綜觀各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就總體數據來說,應當說我國經濟表現比預期要好。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從此走出金融危機。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表示,這僅是經濟的"弱復蘇".他列出三條支撐其觀點。 一、銀行體系融資能力難恢復 朱民表示,預計本次金融危機會造成金融系統損失達到3萬億美元,而目前只核銷了一半。另一半只要沒有核銷,金融世界就不得安寧,銀行就很難恢復貸款。 全球大部分銀行目前正深入危機漩渦之中,均試圖化解企業內容資金壓力,而無力借貸企業。企業無貸款,資金鏈斷裂,這必導致企業破產,而經濟也當然會產生衰退。 二、美國通過大量印鈔緩解國內壓力致美元持續貶值 朱民指出,因為危機,美國政府的預算至少要承擔4萬億美元的負債。這筆巨額負債不可能通過稅收、債券等方式進行償還,唯一可做,便是靠印鈔緩解這個壓力。"但最近美國國債利率的上升,則表明了市場對美國未來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的擔憂。"朱民指出,因為有這個4萬億美元的存在,所以未來美元的貶值和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 三、東歐等經濟體尚存巨大風險 朱民介紹:"過去十年,東歐向全世界借了1.4萬億美元的債,東歐在過去50年里從來沒有借過這么多錢。今年東歐面臨的還債是4000億美元,1998年韓國幾乎進入破產境界時也只是584億美元的負債。" 未來,全球銀行業將發生萎縮,規模下降,經營模式將更謹慎、更簡單。全球的貨幣體系也會在震蕩中重建,如果沒有替代美元的世界貨幣,那么建立一個對美元的約束機制將成為未來國際社會的主要課題。由此,美元的波動、全球匯率體系的波動不可避免。 朱民最后指出:"我們現在最不清楚的,是這個世界會以什么方式走出這場危機,而這決定我們未來的生存環境。" 與國際經濟環境聯系日益緊密的中國經濟環境,也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巨大沖擊。通過朱民的介紹,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建材行業未來的復蘇之路將變得異常艱辛。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