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雙華和他的日照鋼鐵,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 11日,國家環保部發出通知,緊急叫停多個鋼鐵、電力項目。其中,日照鋼鐵投資78億元的熱軋板帶配套技改項目赫然在列;另一家山東鋼企濰坊鋼鐵集團的500萬噸鋼建設項目同時在列。 此次被叫停的日照鋼鐵熱軋板帶配套技改項目,并不是一個普通的項目,它其實是日照鋼鐵目前最主要的產能,也是日照鋼鐵最先進的產能。"叫停的項目中包括8座1080立方米高爐,這8座高爐的年生產能力在700萬噸左右。"山東鋼鐵業界一人士告訴記者。 針對環保部的整改令,日照鋼鐵副總經理王立飛在回復導報記者的提問時稱:"我們正按照山東省政府的精神,與山東鋼鐵洽談重組事宜,對產能如何調整不方便透露。" 日鋼:核心產能命懸"環保" 此次被叫停的日鋼項目,主要包括6臺180平方米、2臺360平方米燒結機,8座1080立方米高爐以及2150毫米熱軋帶鋼生產線等各一條。目前除2150毫米熱軋帶鋼生產線基本建成未投產外,其余主體設備均已建成投產。 未經環評審批擅自開工,這是環保部叫停日鋼項目的直接原因。但據導報記者了解,日鋼此項目在2007年4月曾補做環評,承擔評價工作的主要是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和山東省環保科學研究設計院。據透露,該項目環評報告去年10月份完成,"目前還沒有被環保部門通過的消息。" 根據上述環評,此次被叫停的日鋼熱軋板帶配套技改項目是其目前最核心的產能項目。 在該項目建設之前,日鋼擁有2臺60平米燒結機、1臺75平米燒結機、2臺90平米燒結機,450立方米高爐2座、530立方米高爐2座、580立方米高爐2座,3座60噸氧氣頂吹轉爐,這些設備使其擁有380萬噸的產能。而這與此次被叫停的項目所承載的產能(至少700萬噸)相比,相差320萬噸以上。 據上述山東鋼鐵界人士透露,目前國家正在淘汰的是300立方米的高爐,此次日鋼被叫停的1080立方米高爐在國內屬于中等容量,技術上還算過得去。但根據國家在2005年發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沿海深水港地區建設鋼鐵項目,高爐有效容積要大于3000立方米;轉爐公稱容量大于200噸,鋼生產規模800萬噸及以上,這成為日鋼該項目通過審批的一道坎兒。 日照鋼鐵原本規劃,在熱軋板帶配套技改項目投產之后,再淘汰掉大部分原有產能。但王立飛告訴導報記者,日照鋼鐵530立方米和580立方米高爐等老產能還沒有被淘汰,"這需要一個過程。" 即便原有產能仍在運行,此次被叫停項目仍在日鋼的經營中占據主要地位。 日鋼自2003年開工建設,2004年即實現利潤2億元,2006年猛增至21億元。環保部所通告的技改配套項目就是在2006年開工建設當年底投產的。由于上述違規項目在內的"貢獻",日鋼的產能由2005年的380萬噸,到2007年逼近1000萬噸,利潤更是猛增至58億元,遠遠超過前3年利潤的總和。 如此重要的項目被叫停,除了巨大損失外,日鋼如何面對將來的停產困境?12日下午,導報記者兩次撥打日鋼黨委書記廖海亭的手機,廖先是稱"在會見客人";隨后在導報記者表明采訪意圖后,又隨即表示"正在外地,具體情況不清楚"。 山鋼:新添"籌碼"轉機乍現 根據《山東省鋼鐵振興規劃》和建設"大鋼鐵"的要求,將由山東鋼鐵集團"收編"日鋼,并在沿海建設日照鋼鐵精品基地。 然而,一直以來,面對山鋼的虎視眈眈,位居2008年胡潤富豪榜榜眼的杜雙華并不打算輕易"就范",日照鋼鐵也動作頻頻。 先是杜雙華選擇利用海外的平臺,使日照鋼鐵的部分資產"資本化"。與此同時,日照鋼鐵減產、裁員的措施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雙方博弈的同時,勝利的"天平"也在左右搖擺。 去年底,在全球金融危機給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之下,日鋼也因種種原因經歷著斷貸危機。去年10月間,導報記者在日鋼總部探訪時曾獲悉,當時其單月虧損額已逼近10億元。在此情形下,杜雙華與山鋼簽署了重組意向書。 然而,之后日鋼不時會做一些"小動作"。今年5月20日,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01215.HK)公告稱,日鋼借殼上市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同時也獲得香港聯交所通過。收購完成后,日鋼實際控制人杜雙華將成為開源控股最大股東,日照型鋼公司、日照鋼鐵公司各30%股權以及日鋼軋鋼公司25%的權益,將率先上市。這被認為是杜雙華提高山鋼收購難度的一步妙棋。 而此次環保部叫停日鋼項目,則無異于給山鋼新添了一個"籌碼"。因為再臨困境的日鋼,在山鋼面前或再度顯露出談判"弱勢"。王立飛也以"正在與山鋼談判"為由推脫了導報記者的諸多問題。 今年4月下旬,山鋼董事長鄒仲琛在一次公開場合曾高調表示"將在年內完成對日照鋼鐵的重組"。時隔約兩個月之后,環保部的一紙通告,顯然把急于完成并購的山鋼再度推到有利位置。 記者手記:杜雙華選擇無多 5年前,江蘇鐵本新建項目因建設和用地手續審批違規而被叫停,曾經的民營鋼鐵大王戴國芳光彩盡失。如今日照鋼鐵最主要的產能被叫停,杜雙華的命運將會如何? 2007年,山東省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其時,日鋼技改項目部分產能已經投產。山東省在《意見》中提出,要淘汰日鋼大部分原有產能,保留其500萬噸鋼生產能力,并將其統一納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其中并沒有提及日鋼新產能是否通過環評審批,而強調更多的是山東鋼鐵業的整合。 但山東鋼鐵業的整合并不順利。日照鋼鐵將其部分股權注入到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此舉為山東鋼鐵的收購行為增添了些許變數。而就在此時,國家環保部一則整改令,讓日照鋼鐵站在了懸崖邊上。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環保部發布整改公告的當天下午,開源控股也發布公告稱,其收購日照鋼鐵部分資產的行動已經完成,為收購日鋼的增發行為也于當日結束。至此,香港投資者的利益已經與日照鋼鐵的前途命運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但在開源控股收購日照鋼鐵部分股權的過程中,開源控股始終沒有披露日照鋼鐵大部分優質產能并沒有經過環保部審批的信息。如果日照鋼鐵在環保審批問題上處理不慎,開源控股及日照鋼鐵或許面臨被香港證監部門及投資者追究責任的壓力,這也許是杜雙華不曾料到的。 是"歸順"山鋼,還是被停產或追責?留給杜雙華的選擇,也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