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將改寫歷史的顛覆性新建材!中國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我們終于走在了世界前列。”公司負責人、四川“千人計劃”專家潘錦功難掩興奮。他說,一塊1.92平方米的“發電玻璃”,一年可發電260度—270度,三四千塊這種玻璃產生的電量,相當于普通油田一口井一年產油可轉化成的發電量。
此前,國際上單片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面積是0.72平方米,一直未能獲得突破。要把4微米厚、相當于百分之一頭發絲粗細的碲化鎘薄膜均勻地、不間斷地涂在玻璃上,難度非常大。項目一度陷入從實驗室產品向生產線產品轉化的困境。后來,公司實施混合所有制創造了機遇:中建材控股55%,潘錦功團隊占股35%,雙流地方國企占股10%。目前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1.59億元的專項支持。
隨著調試過程中不斷有產品下線,公司正用“發電玻璃”來“武裝”廠房。據測算,廠房3面裝上“發電玻璃”,一年可發電200多萬度。“這意味著生產線白班一半的用電量能自給自足。”該公司廠區內,采用“發電玻璃”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應用隨處可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真安評價稱,在普通玻璃上鍍上碲化鎘光電材料,讓普通玻璃從絕緣體變成可導電、可發電的半導體材料,顛覆了傳統玻璃工業技術體系,為中國從建材玻璃大國提升為電子玻璃強國、半導體材料強國打下了技術和材料基礎。
“我國現有建筑400億平方米,如果用‘發電玻璃’改造10%,就相當于建設3個三峽電站,且解決了傳統玻璃幕墻的光污染問題。”潘錦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