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質檢總局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印發《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督查方案》,于2017年2月12日-22日,組織開展水泥、玻璃行業專項督查,對落后產能進行清理整頓。
據卓創了解,格法工藝生產建筑用建材玻璃因其生產工藝相對落后、規模小被列落后產能淘汰之列,但生產超薄玻璃其較浮法玻璃也存在一定優勢。格法玻璃改進工藝可穩定生產2mm以下產品,尤其在0.8-1.3mm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浮法工藝只有一個錫槽成型室,超薄玻璃車速快,控制難度大,成品率低,格法改進工藝同時有3-4個成型室同時生產,相對車速慢,成品率高)。
國內浮法玻璃具備1.3mm以下超薄玻璃生產能力的企業有:南玻集團(河北視窗、宜昌南玻)、蚌埠中建材、洛玻及海川電子,現有產能合計1050噸/日,產品主要用于ITO鍍膜玻璃、顯示屏玻璃。目前南玻集團已可量產品質較高的高鋁玻璃,其他企業依舊以普通鈉鈣玻璃及中鋁玻璃為主,較國外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另外較格法玻璃而言,浮法工藝產品存在滲錫問題,熱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彩虹現象,又因拋光難度大,故浮法工藝無法生產用于醫藥載玻片、燈具領域的超薄玻璃。
山東光耀超薄玻璃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2011年對日產能230噸格法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生產過程中先后對該生產線實施多次節能技術改造,產品能耗遠低于同行業先進值,目前應用了窯爐全保溫、余熱發電、余熱綜合利用等先進技術。2011年以來,產品升級為0.8-1.8mm超薄光學玻璃產品,目前產品厚度1.3mm以下占總產量的80%,全部銷售和用于儀器儀表、醫學載玻片、鐘表玻璃等高端玻璃應用領域,屬國家鼓勵發展的超薄光學玻璃特殊品種。同時也是山東省唯一能生產超薄玻璃的生產企業,成品率達90%以上,其生產的0.8-1.5mm光學玻璃市場需求旺盛,訂單生產周期達70余天,產品出口65%以上,毛利率達57%,遠高于超薄玻璃行業平均水平。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為作為落后產能淘汰的格法玻璃還應區別對待,普通建筑用格法玻璃產量低,平均能耗大,必然淘汰。而如利用格法玻璃改進工藝生產的應用于醫藥載玻片、燈具領域等特殊領域的光學玻璃目前還存在一定不可替代性,不該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