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玻璃市場供需基本面的改善,是上半年行情轉好的決定性因素。
“雖然今年雨水偏多,但是玻璃基本面情況尚可,倉儲條件改善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梅雨天氣對市場的影響。”卓創資訊分析師崔玉萍說,今年玻璃市場供應有所減少,而需求有所增加,特別是一些高品質玻璃超白、色玻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其中超白玻璃需求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
在她看來,年初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回暖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玻璃需求。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也促使門窗更新換代,長期來看,這方面需求仍將增長。
當前淡季不淡的市場表現也使玻璃生產企業對后市的信心大增,加快了新建生產線投產以及冷修生產線復產的速度。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6條,在產226條,日熔量共計150170噸,同比減少1%,環比增加0.81%。1—6月份新點火及復產點火生產線共計12條,冷修生產線11條,停產生產線1條,與去年同期相比日熔量增加1520噸。
另外,今年超白、色玻需求大幅放量,生產線轉產較多,普通白玻產能相對縮減。盈利的增加也使玻璃生產企業的資金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即便是到期的生產線也將延后冷修。這讓部分市場人士有些擔憂:產能壓力會逐漸顯現,而需求端若提前透支的話,在淡季不淡過后玻璃市場會不會出現旺季不旺呢?
“生產效益較好使得產能恢復速度加快,在5月下旬部分生產線集中投產之后,山東、安徽等地區還有數條冷修生產線有點火意愿。此外,當前玻璃價格高于去年同期100元/噸左右,后期價格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陳小飛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弘業期貨分析師張永鴿也認為,玻璃市場淡季不淡的表現或使后期旺季需求提前預支。如果后期終端需求跟進不足,加工企業將根據情況適時調整采購速度,這會對生產企業產生影響。
在她看來,目前房地產市場熱度已有所降溫,一二線城市房價環比增速均已經出現拐點,這會拉低建筑玻璃的消耗量。受此拖累,加工企業將放緩進貨速度,在保證自身庫存合理的前提下,更加有規劃地采購。南方市場總體表現不及北方,加上近日遭受暴雨侵襲,貨物運輸受阻,為保證出庫,后期市場價格或進行調整。
但部分生產廠家對旺季玻璃市場的表現仍有期望,他們普遍認為,旺季會如期而至,而產能壓力可能會在11月之后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