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玻璃期貨主力合約觸底反彈,春節過后,漲勢兇猛,幾乎只有短暫整理。3月8日最高沖至1019元/噸,4月21日再次沖高至1068元/噸。為控制交易風險,三大交易所連續出臺了大宗商品交易手續費、漲跌停板幅度以及保證金比例等多項調控措施,4月下旬以來,玻璃期貨價格開始回調,最低跌至921元/噸;從成交量來看,4月21日成交量581168手,5月5日成交量192686手,減少38萬多手。目前來看,玻璃期貨整體仍然處于下跌趨勢當中。
近兩日玻璃期貨出現止跌回升跡象,成交量也隨之回升,5月9日成交量達到415448手。究其原因,一是2016年2月以來,玻璃的現貨價格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尤其4月下旬以來穩步爬升,漲幅超過2%。不難看出,玻璃現貨價格對期價起到了強力支撐。
二是技術上來看,玻璃期貨價格已經接近布林下軌(同時,920元一線也是前期低點位),受到較強支撐。玻璃期貨是否從此開始止跌上揚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基本面,首先,供給層面,2016年以來,我國浮法玻璃生產線總數、生產線開工數基本保持平穩。浮法玻璃生產線總數從年初的348條增加到350條,增長0.57%;產能從12.33億重量箱增長到12.44億重量箱,增長0.83%。
目前,生產線開工數219條,生產線開工率62.57%,生產線開工率基本處于較低水平。庫存方面,4月以來玻璃庫存一直處于下滑趨勢,從3482萬重量箱下降至至3375萬重量箱,下降幅度超過3%。其次,需求層面,房地產方面,2016年4月,30大中城市的商品房成交套數263991套,同比增長54.72%;30大中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積2835.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6.99%。同時,汽車產銷量和出口增速均有所回升,對玻璃價格起到一定的拉升作用。整體來看,需求側對玻璃價格構成利好。
總之,玻璃生產線開工率較低,玻璃庫存持續下降,需求側對玻璃價格構成利好。但受到南方雨季的影響,短期玻璃期貨并未完全企穩,或將窄幅震蕩,建議空單離場,做多機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