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行業(yè)從2005年已經進入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品種集中度總體是上升的,與業(yè)內詬病的粗鋼集中度下降趨勢是有差異的。中國鋼鐵業(yè)根本問題不是集中度過低,而是產能過剩,甚至是先進產能的過剩。同時就集中度過低問題而言,不是因為中國特大型鋼鐵規(guī)模企業(yè)過少(2008年世界前20名大鋼鐵企業(yè),中國大陸就占了7席),而是地方鋼鐵小企業(yè)太多。 鋼材HI從2005年到2008年分別為149.7、126.9、125.7、159.7,按照判斷標準,中國鋼材市場整體上是高度分散型,品種集中度在2006年表現(xiàn)下降,2007年基本持平。但到2008年品種集中度有較大回升,與大家非議的中國鋼鐵行業(yè)集中度不斷下降觀點是有差異的。 只有為數(shù)很少的高度寡占型產品享有高附加值同時享有高利潤,其他>其他>其他高附加值產品并沒有得到高利潤,甚至經常出現(xiàn)價格倒掛現(xiàn)象,只有高度寡占型的產品才能獲得壟斷利潤。以武鋼電工鋼為例,2005年電工鋼銷售收入占比15%,但毛利占比30%.2006年銷售收入占比26%,但毛利占比高達67%.2007年銷售額占比20%,貢獻的利潤則為58%.2004年以來毛利潤率最高曾經達到70%,目前在鋼材市場低迷情況下也有50%利潤率。再如鐵道用材雖然受鐵道部采購定價機制的約束,沒有獲得壟斷利潤,但是獲得穩(wěn)定超常利潤。比如2008年上半年馬鋼火車輪毛利率高于建筑鋼材8個百分點。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過分夸大高附加值產品的好處,結果國有大鋼鐵企業(yè)爭先恐后地引進國外鋼鐵設備與技術,如過去鼓吹的CSP工藝。經濟學有個概念叫合成繆誤,就是大家都是這么想的,結果就會與初衷相反。比如鋼廠都認為冷軋薄板利潤高,都上冷軋,結果產能過剩,冷軋市場預期利潤與實際相差懸殊。市場上曾經多次出現(xiàn)板材價格不如長材、薄板價格不如厚板的情況。 競爭程度較低的品種其市場絕對容量都不大,鋼廠應該謹慎或根本就沒有必要去爭這塊好吃的蛋糕,否則大家都吃不飽更吃不好。重軌、電工鋼、特厚板、鐵道用鋼材市場容量不足每年500萬噸。大型型鋼、冷軋薄寬鋼帶、熱軋薄寬鋼帶都低于每年900萬噸。這些品種利潤率較高,但一旦進入者稍增加,市場競爭格局就很快逆轉。當前,一些鋼廠沒有正確的產品定位,盲目開發(fā)電工鋼、汽車板、管線鋼等產品,甚至一些搞長材的鋼廠去搞高附加值板材產品,結果就出現(xiàn)搞長材技術人員去搞高附加值板材研究,失敗概率較大。我們在調研中也發(fā)現(xiàn),鋼廠銷售部、二級生產廠對新產品技術開發(fā)并不支持。因為研發(fā)產品要么成本過高,要么沒有市場,要么質量達不到要求。因此一些鋼廠打造精品板材基地的戰(zhàn)略口號是值得推敲的。 從我國鋼材品種供求關系分析來看,產能過剩是絕對的,目前未過剩的鋼材品種很容易過剩,鋼廠產品差異化競爭道路越走越窄。鋼廠應該踏踏實實走低成本競爭、產品質量競爭戰(zhàn)略,特別是規(guī)模不大、產品研發(fā)資源缺乏的鋼企更應該如此。2008年中國鋼鐵產量占世界32%.如此一個鋼鐵大國,如何造就產品差異化?因此,鋼企不如集中精力,抓好現(xiàn)場技術攻關,提高企業(yè)內部經濟技術指標,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做到批量生產。 根據(jù)我們調查,許多企業(yè)盲目追求產品差異化交了不少學費。比如華東一鋼廠熱衷于開拓汽車板,一起汽車板質量異議就賠償近2000萬元。國內鋼鐵巨頭寶鋼為追求差異化,上馬不銹鋼分公司,但基本處于虧損狀態(tài),2008年毛利率為-9.39%,在未受經濟危機影響的2007年,其毛利率為-5.78%,一些高難度的不銹鋼產品需要到寧波不銹鋼公司去加工。 在企業(yè)競爭戰(zhàn)略中,主要有兩條道路:差異化競爭、低成本競爭。鋼廠一直追求產品差異化,但并未帶來產品議價能力的提高,如攀鋼比沙鋼產品差異高6.8分,而產品議價能力卻低2.7分。 中國鋼材國內市場占有率在97%以上,即使今年出口不受影響,大部分品種也會過剩,靠內需拉動鋼鐵行業(yè)復蘇猶如馬推車。2008年鋼材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7%,各品種占有率基本都在95%以上,而2008年鋼材自給率為108%,各品種自給率基本在105%以上。在全球經濟危機面前,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外鋼材價格甚至比國內低,因此鋼材直接與間接出口下滑會比預期要嚴重得多,其中3月份出現(xiàn)多年來鋼材首次凈進口局面。 根據(jù)MRI推測,4萬億投資計劃帶來鋼材消費增加量為3000萬噸,這些需求也只是一次性需求。因為基礎設施投資是公共產品而不是生產產品的工廠,對鋼鐵產品需求沒有縱向乘數(shù)效應。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