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吳先生在裝修房子時購買了外包裝上標有"經×××認證的綠色產品"、"無毒、無味,可放心使用"等字樣的環保型油漆,但是裝修完畢入住后不久身上卻起了紅斑,到醫院檢查后得知是油漆過敏造成的,這讓吳先生大感意外,"綠色環保"產品也不安全。 據消協會稱,像這樣被虛假"綠色"標簽忽悠了的消費者可不少。由于消費者與建材企業之間存在信息資源不對等的現象,沒有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在購買建材產品時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相關權威機構的認證標簽,可是"權威"也陷入"虛假門",這更讓消費者覺得無所適從,深受其害。而建材界的有識之士不無憂慮地表示最后受害最深的會是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因為盡管虛假的認證標簽能帶來短期的銷售業績,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傷害消費者感情的行為會造成大量客源的流失。即使企業之后認識到錯誤,想要挽回失去的客源,要花費的成本將遠遠高于虛假認證帶來的短期利潤,而且困難重重。此外,品牌建設是企業渡過目前經濟危機的堅強后盾,企業的形象是企業品牌的重要部分,而虛假的"綠色環保"標識對企業形象的塑造無疑會是致命毒藥。 專家稱,與其暗地里去造假,企業倒不如光明正大地告訴消費者實情,并站在消費者立場提出合理的建議,真誠是打動消費者最好的良藥。同時,企業需要適時對經銷商們加強培訓,減少經銷商不切實的產品宣傳手段。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