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現在市場上的木門70%-80%是定制木門,生產周期長,成本高,一般需要提前一個月預定,給忙于裝修的消費者帶來了不少困擾。一些品牌木門企業已經開始生產標準木門,市場反映非常好。標準木門的生產可以大大縮短生產時間,同時因為是批量生產,也可以降低成本,其市場前景不容小視。有業內人士預計,2011-2015年間,中國木門品牌區隔開始明顯,數家當前走在行業前列的品牌,將“甩遠”眾多雜小品牌,形成“分水嶺”。 那么木門行業發展出現分水嶺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線品牌漸呈全國之勢
一線品牌漸呈全國之勢,正四處跑馬圈地,從區域到全國,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這類木門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品牌營銷都具有一定水平。二線品牌有一定實力及經營管理水平、品牌營銷能力,是區域強勢品牌,具備全國擴張能力。三線僅是區域圈點,品牌營銷、經營管理水平較差,這類企業需苦練內功,在人才、技術、生產、管理、品牌規劃、營銷等方面都需要提高。當前來看,初步形成“三陣營”格局:
第一陣營:
該類門企成長多年,有一定經銷渠道和知名度,需二次品牌升級和突破現有經營瓶頸。雖然他們全國布點,但行業整體“劃江而治”的格局尚未改變(北方門廠少有越過長江發展區域網點,南方跨過北方稍微多點),真正成型的全國性品牌暫缺,這也是很多跨業資本介入的主要原因。
第二陣營:
近年迅猛發展,擁有相當的渠道,但品牌經營尚欠缺規劃,有待整合。該陣營一般是成立時間較長、稍有一定規模的木門老企業,也包括由其他行業轉型過來,尤其是家具與防盜門企業。月產在2000-4000套之間,也有少部分在6000套左右,實木門在1000套-1500套之間,屬區域強勢品牌。
第三陣營:
成立時間久,積蓄一定的渠道資源和某些特色產品,工廠規模不大,設備一般,但有意擴大市場,夫妻店居多,但管理粗放,銷售量有限,公司品牌尚未定位,并欠缺VI規劃,月產700-1500套,該比例較大。
影響原材料價格的因素在短期內將難有根本性的改變,從而與房價上漲一樣,不論買方(廠家)是否能承受,木材價格也將持續上漲,即使增幅會有所差別,終歸將促使木門行業加快整合的步伐。另一方面,行業標準的出臺,質檢、監管部門的“有所作為”,將對規整市場、優化環境起到積極作用。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中小型木門企業的市場份額將逐步萎縮,甚至逐漸退出市場,大企業、集團型企業將牢牢占據強勢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