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以來,建材企業的日子就沒有安穩過。經濟下滑影響房地產行業交易,更加劇影響建材企業的生產與經營。經濟形勢高調時,企業可以憑借更多的產品條件,甚至是"資金"條件來增加產品的競爭因素。面對經濟低迷,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機會則相應減少。業內人士提醒廣大建材商家,金融危機,保證產品質量與服務,增加誠信價值固然重要,與此同時,做好成本控制同樣也是建材商家的一個競爭點。 規模采購壓低成本 正如百安居衛哲在談起成本控制問題時所說,百安居能有多年來的立足經營,就是因為百安居成本控制技術與能力。 百安居門店數量的快速增加,采購規模的不斷放大,使得百安居與供應商價格談判時的籌碼不斷加重。據透露,2003年,百安居在中國市場的采購額已經相當于其初進中國時的50倍,而僅僅這一項,就可以為企業節省10%至15%的采購成本。同時,百安居還跳開中間商的繁復環節,從生產廠家直接進貨,而商品的直接采購成本比中間商供貨下降了25%以上。 說到成本控制,靚家居建材超市副總經理張申華認為,對于采購規模龐大的項目,最好通過相應的管理、人力資源等渠道集約化。通過團隊的優化與渠道的疏理控制成本的支出。靚家居也正是因為有些策略,才讓其每年可以節約成本20%以上。 廠商采購壓低成本 在原材料采購問題上,很多企業可能是為圖方便,隨便就近選擇渠道商采購。渠道商的產品水分太多,不利于采購成本控制。在進貨渠道方面,從廠家直接進貨,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進貨成本。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