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木門企業尋求穩步發展必須拓寬渠道。現代生活方式中,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各種微信公共賬號,微博平臺,微電影植入等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了。然而大熱之后,現實情況是否真的如人所愿?隨著微營銷逐漸進入白熱化狀態,其呈現出來的多方面問題及隱患也是木門企業在微營銷中不得不注意的事項。
單機模式讓用戶對其興趣變淡
微營銷的本意就在于互動,然而很多木門企業在微營銷的過程中卻將這個本質問題丟諸腦后。一般用戶關注企業的微信、微博、下載APP、看其微電影等,都是因為前期對該企業興趣比較濃,而且會經常查閱其推送信息,但后來給企業的反饋信息卻始終受到機器一般的回復,長久的“單機模式”,讓用戶對其興趣逐漸變淡,要么直接取消關注,要么屏蔽信息。如此這般,就算企業粉絲如云,但實際推廣效果卻寥若星辰。
這是目前眾多木門企業在微營銷上所存在的弊端:注冊一個微信公眾賬號,開一個微博,研發一個APP,然后每天向這些“微”平臺推送一條信息,或推廣,或知識,或促銷等;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不管不問了。漠視用戶的反饋,使用戶與品牌之間無法進行正常互動。久而久之,為了微營銷而生的各種平臺就形同虛設,其微營銷的推廣效果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要加強自身技術力量的建設
隨著微營銷日益火熱,除了微信、微博等常見的微平臺外,其他新興的微平臺也陸續成為木門企業微營銷的“戰場”,其中最受木門企業歡迎的莫過于企業APP應用了。它不同于微信、微博等公共平臺,它是企業專屬的微平臺。通過APP,木門企業可以向用戶宣傳企業的品牌特色及木門產品風格等,而且下載該APP應用的用戶肯定都是企業的目標消費者,這種一對一更精準的推廣,讓微營銷的效率更為顯著。
但因為APP應用是屬于單獨軟件范疇,一般從事木門行業的企業在軟件制作上面的技術肯定有限,這就要求木門企業必須與其他軟件企業合作開發,所以選擇一個好的APP開發伙伴就成了木門企業向APP應用營銷進發的第一步。
然而由于許多木門企業對軟件應用的理解不深,在APP應用營銷時就容易出現很多矛盾及弊端:缺少溝通,導致最終APP應用與企業的預期效果不一致;自身在軟件相關技術上不成熟,導致在APP后期運營時,出現一些BUG及信息不對等的情況,這些問題在木門企業的APP營銷上也屢見不鮮。
所以企業在做微營銷時,尤其是在APP等技術要求高的平臺上,一定要加強自身技術力量的建設,同時加強合作雙方的溝通,及時進行信息互通,讓最終營銷效果達到預期目的。
虛假信息為木門企業敲響了警鐘
近段時間,一些微平臺的“集贊送禮”活動十分流行,這無疑是微營銷的一種創新。但其中一些虛假信息也為廣大木門企業敲響了警鐘。
某商家為了宣傳新店,發布消息稱,凡是關注該商家并轉發點贊,在滿一定點贊數量的情況下即免費贈送禮品。此消息一出,大量的用戶開始參與該活動。但活動結束后,商家卻稱贈送名額有限,從而導致許多用戶并沒有領到禮品,這引發大家強烈不滿。
“以前每天都是推廣信息,不是促銷就是折扣,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新玩意,卻不曾想到原來是忽悠我們的,這樣弄虛作假,我直接屏蔽了一切跟它有關的信息。”一位參與了該“集贊送禮”活動的消費者說道。事后也有律師表示:參與該活動而未領到禮品的用戶可以根據國家最新出臺的關于網絡虛假信息造謠的相關法律進行維權。
在木門企業微營銷日益盛行的今天,許多企業給消費者留下印象不是對行業動態的分享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剖析,而是無限雷同的促銷推廣。誠然,微營銷在文字內容要求字數精簡,簡潔明了,這給微營銷工作帶了一些麻煩,但這不是許多木門企業一直重復“購木門、抽大獎”、“買木門、送家具”的理由。千篇一律的信息,缺乏新意的微營銷讓廣大用戶對其“視而不見”,甚至反感,這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微營銷的創新上不僅不落到實處,還利用虛假信息進行欺瞞的行為更不可取,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甚至是違法行為。
低俗惡搞會對品牌造成不良影響
都說中國網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此話確實不假,任何一件新穎的事件都能被網友“惡搞”出各種各樣“低俗”的內容,當然其中有些也是善意的,但其引起的話題卻能持續很長時間,這也說明了網民們對“低俗惡搞”的內容興趣更大。
于是許多木門企業在其微營銷途中也加入了“低俗惡搞”的成分,尤其體現一些微電影中,低俗內容頻繁出現,惡搞情節層出不窮;有時候企業為了植入廣告,各種牽強生硬的情節也被搬上熒幕,在微信、微博等平臺上,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諸如某木門企業贊助的微電影,故事講述一個男人的婚外戀,一些鏡頭中,木門格外顯眼,且“惡搞臺詞”令網友捧腹。誠然,這樣的“片子”使得該微電影的點擊率節節攀升,但其是否真的達到了微營銷所應有的效果,那就有待商榷了。
雖然網民看的很過癮,但很多人只是抱著娛樂的心態去觀影,對影片本身及植入的木門品牌基本沒有印象,就算有印象,網民也不禁疑問:拍電影尚且如此“稀里糊涂”、“不務正業”,企業產品或品牌亦應如此吧。
低俗惡搞的微營銷在很大程度會對品牌造成不良影響。木門企業參與此類低俗惡搞性質的微電影拍攝制作,很容易讓網民將其品牌形象拉低到“三無產品”的街貨范圍內,不僅起不到推廣品牌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自身品牌的檔次。
微電影應該是藝術與品牌融合的產物,它要有自己的內涵,有自己的情節,能讓人看完之后有感觸,并能在很長時間內都印象深刻感慨萬分,這才是微電影營銷應該達到的效果。
總結: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在種種利好的驅使下,木門企業相繼將“微營銷”作為自身新營銷的重點推進模式,火勢發展。然而,微營銷之路到底該如何走,在廣泛興起,掀起巨浪之后,又將存在何種隱患?都是木門企業在今后的發展應當重視和規避的問題。企業也只有在預見隱患的同時,未雨綢繆,才能真正運籌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