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回歸理智后的廣闊市場前景,建材企業應積極備戰以迎轉機。 雇托抬市計、"合理"預測計、變相提價計、借媒體之刀"殺"人計--為了在房價還存暴利之時再獲高收益,房產開發商可謂煞費苦心。可假的終歸是假的,房價過高的事實并不是憑幾家之言便可掩去的。 "如果考慮到2008年的未完成項目,以及2009年的新開工項目,可以認定我國城鎮住房目前面臨嚴重的過剩局面。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消化。"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認為,經濟增長形勢不支持房價上漲,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長也不支持房價上漲,我國城鎮房地產價格水平還有40%到50%的降價空間,谷底可能存在于兩年之后。 巨大的庫存將隨著房價下降而有所緩解,目前國內2億平方米的住房剛性需求將為建材企業帶來巨大商機。為迎接這個真正的"陽春",國內建材企業都在做著積極的備戰。研發新品、提高服務質量、完善產品鏈、推廣品牌--種種跡像顯示,建材企業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磨練之后,正逐步走向成熟。待市場回暖之時,一個健康而有活力的建材市場將呈現在消費者的面前。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