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后,國內木材資源大幅減少,國家采取了對進口木材實行零關稅政策。這10年來,我國進口原木和鋸材總數量方面每年都能夠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長速度。然而,2008年以來,這種持續增長的勢頭卻受到了嚴重遏抑,出現了近10年來首次較大幅度的減少。國家海關最近提供的關于2008年1~11月份我國進口木材的統計報表清楚地顯示,我國進口原木和鋸材總數量達到了34,160,790立方米,同比2007年的40,217,391立方米以較大幅度下降了15.06%。尤其是原木進口數量,其下降的幅度尤為令人吃驚,達到了1/5。盡管2008年我國進口原木和鋸材總數量減少了,但價值金額卻小有增長,進口總價值為669,481.8萬美元,同比2007年的651,601.8萬美元增長幅度為2.74%。其中重要原因在于,2008年1~11月份,我國進口原木和鋸材單價平均水平為每立方米195.98美元,同比2007年的162.02美元,大幅提高了20.96%,也就是說2008年以來我國進口木材每立方米要比2007年多花出33.96美元。 原木進口 1.進口數量:2008年1~11月份,我國總共進口原木數量為27,760,135立方米,同比2007年的34,302,698立方米以較大幅度下降了19.07%。其中防腐原木進口數量為34,137立方米,同比2007年的30,561立方米,以較大幅度增長了11.7%;針葉原木進口數量為17,456,523立方米,同比2007年的21,429,720立方米,以較大幅度下降了18.54%;2008年1~11月份,我國進口闊葉原木數量為10,269,475立方米,同比2007年的12,842,417立方米減幅更是高達20.04%。 2.價值金額:盡管2008年1~11月份我國進口原木數量以較大幅度減少了,但價值金額卻基本持平,2008年進口原木總價值為486,740萬美元,同比2007年的491,076.7萬美元,以極小的幅度減少了0.88%。其中防腐原木進口價值金額為728.3萬美元,同比2007年的618.1萬美元,大幅增長了17.83%;針葉原木進口價值金額為226,280.6萬美元,同比2007年的218,367.6萬美元,小幅增長了3.62%。進口闊葉原木價值金額為259,731.1萬美元,同比2007年的272,091萬美元,小幅減少了4.54%。 3.單價水平:2008年1~11月份,我國進口原木進口單價為每立方米175.34美元,同比2007年的143.16美元,大幅提高了22.48%,高達1/5強。其中進口防腐原木單價為每立方米213.35美元,同比2007年的202.25美元,提高了5.49%;進口針葉原木單價為每立方米129.63美元,同比2007年的101.9美元,大幅提高了27.21%;今年進口闊葉原木每立方米達到了252.92美元,同比2007年的211.87美元也是一躍增加了19.38%,增長了幾近1/5。 從以上這組數字的比較中,顯示出2008年1~11月份我國進口原木在進口數量上,出現了大幅減少的狀況。但是由于在進口單價水平方面卻比2007年同期的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因而在原木進口價值金額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能夠達到基本持平。而且2008年進口原木方面還有三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一是針葉原木和闊葉原木進口數量雙雙減少,闊葉原木進口數量下降的幅度更大,達到了1/5;二是在單價水平上,闊葉原木是以19.38%的幅度急升,而針葉原木單價水平增加的幅度水平則比前者更快,高達27.21%;三是由于人們環保覺悟越來越高,對木材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因此對防腐木材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強烈,特別是在2008年奧運工程元素中帶頭積極大量使用防腐木,2008年在針葉原木和闊葉原木進口數量雙雙減少的情況下,唯有防腐原木進口數量屬于增長,其幅度甚至達到了11.7%,進口價值金額更是一舉沖高,躍升幅度17.83%。只是無論是進口數量或是進口價值金額所占比例畢竟甚低,左右不了原木、鋸材總的進口大勢罷了。 木材進口總量減少原因簡析 2008年以來,我國在進口原木和鋸材數量方面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這是與近半年來首先由美國刮起來的金融風暴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肆虐密切關聯的。我國歷年來進口的大量木材,絕大部分都是經過加工成家具、、地板等各種木質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其中主要方向又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先是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進而又是美國首起禍端的金融海嘯,接二連三的經濟災難迅速波及歐美各國,以至擴展到全球,引發世界性消費下降、需求緊縮。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制品生產國、出口國,外需市場銷路遇阻,庫存大量增加,資金回籠困難,生產實體經濟效益快速下降,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不僅生產用工大量壓減,許多中小型木制品生產企業紛紛破產倒閉。與此同時,2008年以來,建筑業投資增速呈現持續下降態勢,增速同比下降21.1個百分點,建筑業企業景氣指數同比下降25.6個百分點,因此對木材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減弱。此外還有諸如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勞動力成本的持續高漲、木材資源的日益緊張以及國家對木材加工制品退稅逐步減少的政策取向等等,統統構成了2008年進口木材總量出現銳減的基本的要素。 2009年的進口木材市場走勢預測 首先有如下幾個直接影響進口木材市場走向的支撐點需要引起業內人士注意: 從國內來看,一是來自國家統計局信息中心的消息,2009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將提高5.4個百分點,帶動就業1600萬人,第二產業加速將加快2.4個百分點;二是國家林業局已經下達了2009年國內木材生產計劃,全年將采伐15,857.29萬立方米,這個數字是我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前每年采伐量的近三倍,達到我國木材采伐史上最高的紀錄,這對減輕2009年我國木材進口的壓力不啻是一個重要福音;三是我國政府為減少金融風暴帶來的危害,防止我國經濟形勢走弱,不斷在積極尋求和采取各種措施。例如變穩健財政為積極財政,從緊縮金融為寬松金融,并且首先向民生工程投資4萬億元,以推動和刺激國內的消費需求;四是從2008年11月起,國家適當調高了部分勞動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部分家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或13%;緊跟著國家又決定從2008年12月起把18種人造板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已經下調到5%的地步,重新急升到9%;五是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大幅下降;六是國家對股市以及房地產市場采取了一系列幫救措施。 從國際來看,一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造成了木材制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我國作為木材制品出口大國,國內與此相關的所有實體經濟無一幸免地受到巨大沖擊,經濟效益下滑,產品銷路遇阻,企業面臨倒閉;二是全球性木材資源日益吃緊,各個木材出口國無一不對本國的森林保護和木材出口政策進行調整,而調整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或是大幅提高木材出口關稅,或是限制以至干脆禁止原木大量出口,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肆虐,諸多因素造成全球性木材總體大幅漲價;三是國際上勞動力支出不斷漲價,也造成了我國進口木材增加采運成本;四是我國近鄰俄羅斯過多出于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不斷以較大幅度調整木材出口政策,對我進口木材形成一定壓力。五是雖然我國增加了對北美、南美、非洲和大洋洲木材的進口量,但由于運距越來越遠,自然木材價格也就隨之增長。 以上來自國內和國際有利與不利的各個方面因素,決定了2009年我國進口木材市場走向將有如下幾方面的變化: 一是我國對進口木材的初級產品的依賴程度2009年將更加減弱。我國進口原木和鋸材總數量將在2008年較大幅度減少的基礎上繼續下降。這本身也表明了我國對國際木材資源使用的克制和負責任的態度與立場;二是2009年我國進口木材的主要用途將從以往的90%以上作為加工后的木制品返回到國際市場,將轉為用相當部分用來應對國內投資與消費需求,這是近年來我國進口木材市場最帶有根本性的變化;三是需求用途的變化,必然決定木材進口的方向、渠道、地區、國別和樹種、材種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甚至對材質、等級、規格都會產生新的要求;四是從國家2009年投資的總方向而言,顯然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主唱重頭戲,照此狀況應該說2009年針葉原木,特別是來自大西洋的新西蘭輻射松地位將伴隨日趨價漲的北洋材風頭漸衰而日益鞏固。 綜上所述,2008年木材進口數量縮減,總體價值金額水平提升,價格行情看漲的狀況,還會在2009年伴隨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和國際市場木材資源的變化,以及不確定因素增加而不斷產生波動。但是,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就需要國內經營進口木材的企業與單位,密切注意觀察國際和國內宏觀面和政策面的變化,及時調整進口以及經營方向、思路和策略,擴大適銷品種,減少風險品種,并且要不斷發現和勇于探索新的經營品種,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放眼西部和廣大內地市場,尋求新的商機,開辟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