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世界金融危機導致主要發達國家已經或者正在陷入經濟衰退,我國的出口增收下滑形勢很嚴峻,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應該積極主動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來應對。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林飛博士對采取應對措施做出如下建議:首先是要主動防范和避開新型貿易壁壘。政府要建立預警和快速的反應機制,完善我國的國際技術標準體系,加強雙邊和多邊交流及時調整國內的相關技術標準和產業政策。第二,加快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利用外匯儲備促進對外投資,保持資本流入與流出的平衡,應該減少我國經常項目下投資收益的巨額逆差,緩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第三,建立管理貿易政策體系。建議國家采取法制手段管理對外貿易,將主要應對舉措納入國內法,使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妥善結合。第四,磋商與采購優先。不是把打貿易戰放在首位,而是要磋商。主張開放公平貿易,應通過加強磋商妥善處理,盡量避免打貿易戰。第五,充分發展專家的作用,增強應訴能力。第六,進一步清理地方補貼政策。 貿易壁壘對我國建材行業影響深遠 隨著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影響不斷擴大,我國的產品受到更多的限制,貿易摩擦進入了高發期。技術壁壘和環保壁壘是現在發達國家更傾向使用的一種方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對采用的都是傳統手段,我國已經連續十幾年成為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特別是中國成為WTO成員國以后,歐盟國家發起的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按直線上升。2002年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占全球的16.4%,2003年為22%,2004年為30%,2005年為36%,200年為35.2%,07年為38%,08年為43%。近幾年來國外對我國的反補貼調查急劇增長。08年以來,反補貼調查出現了高發的勢頭。世界經濟低迷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催化劑。目前美國已經陷入經濟衰退,其他>其他>其他主要發達國家也正在走向經濟衰退。因此,今后的一兩年中將是貿易保護主義爆發的高峰期。 目前,石膏板事件影響正在擴大并逐步惡化升級,嚴重影響到中國建材企行業的國際品牌形象、稅收與就業,并廣泛影響到中國進出口增長、經濟GDP增長,國家形象以及民族榮譽感。據《中國建材報》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中國石膏制品出口呈現大幅提升,2006年和2007年分別出口58.32萬噸、43.05萬噸。出口國家不僅涉及美國,更遍布在中東、亞洲、歐洲、東南亞、非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迄今為止,盡管沒有收到任何世界其他地區關于該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投訴和聲音,但有關指責卻在美國愈演愈烈。 中國媒體也對此次事件進行了詳細調查報道。《中國企業家報》認為此事件已經成為擺在中國建材企業面前的一起行業性事件。《法制晚報》認為,中美之間出現了一些貿易爭端,目前已涉及建材領域,中國的產品面臨美國方面無端的指責。《環球時報》指出:中國專家表示,在有關中國產品質量的問題被炒作起來后,一些人出于原罪推論,很容易賴上中國。在事情尚未調查清楚的情況下,就將中國定為罪魁禍首,是不公平和不負責任的。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