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964年東京奧運會后的日本,一批設計師在世界崛起,與此同時,日本制造業也完成了產業升級。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計得到了特別集中的體現,創造了一個"中國概念"的熱潮。甚至有人提出"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升級之路上,中國設計是最重要的支撐。 2009年,中國業界,設計師和企業也談論起關于設計與門的話題。中國設計如何在門業商業領域得以合理運用和綻放?設計理念能否成為門企發展的一種新思潮?設計元素如何轉化成產品和品牌力量,從而承擔起門業升級的重任? 正是體現設計力量的好機會 "日本的經歷跟中國的經歷有點類似,它曾經也是世界的一個制造工廠,但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國有一次設計革命,通過這次革命的帶動,由制造國變成了一個有品牌的國家。"香港設計中心董事會主席劉小康指出,上世紀60年代,日本在舉辦奧運會的時候,特別起用了一批全國最好的設計師。從60年代到現在,這些設計師開始涉足不同的產品,許多成為了國際大師,并領導整個日本設計的發展。 "前一個階段通過產品的量,后一個階段通過產品的設計理念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以此來增加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這是一個前車之鑒。德國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劉小康覺得對中國制造業而言這是一個機會,特別像現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設計的力量就會體現出來,比如產品的新設計理念、新功能、新造型。 中國門業設計還缺少助推器 遺憾的是,目前木門 行業對設計的關注度還遠遠不夠,這會影響設計對產品競爭力的貢獻。而從設計人才的構成來看,我國對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等專業設置比較少。大部分做工業設計的都不懂工業、不懂產品,而藝術類人才去做設計師的居多。產品的概念、形態和產品的質量做得好,競爭力自然會增強。 有人提出了中國門業設計提升產品影響力的四大因素:陽光、土壤、水和空氣。陽光是指門企老總的支持、重視;土壤是指企業的組織架構,如果想讓木門設計能有更好的產出,門企必須建立一個好的組織架構;而水和空氣是指成熟的市場和消費的觀念。如果以上條件具備,中國門業與設計的融合才能真正實現。 "凡是以機械化生產為主、具備一定規模即每年市場投入費用不低于3000萬的木門企業,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研發人員。"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會長張國林說出了一個數字,"這些企業大體的研發費用至少占到了利潤的10%。" 但木門設計的抄襲現象也引起了張會長的關注。"都是我們各自的企業來進行所謂的原創設計,真正用于木門方面的專門設計機構和人員,還不是很多。所以,業界抄襲現象的風氣也日益加重。"為解決抄襲的問題,張會長支了招:"經常被抄襲,從未被超越,曾經有東北門企給我說了這樣的話。也就是說,抄襲現象雖然嚴重,但并沒有抄襲到人家的精髓。我們木門行業需要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創作研發的精神和元素,而不是照抄照搬,這樣才可能像服裝行業一樣不斷推陳出新。" 設計在中國木門行業的運用還遠遠不夠。張會長指出,中國有中國的特色,國外的木門產品往往更注重其實用功能,而中國的木門則在設計上和裝飾上更有講究。但說到設計的內涵,張會長用了一句很形象的比喻:"不管你是奧迪,還是奧拓,只要能在市場站住腳,有你的份額,就是成功的。" 利潤是木門設計的原動力 "為什么眾多成功的門企都在做木門設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秘書長謝海濤開門見山指出:"其實這個答案特別簡單,就是設計給你帶來超額利潤。利潤是企業內在的根本動力。" 謝秘書長認為,2008年是木門設計崛起的機遇,"綜合來說,奧運會是國家對外經濟實力的體現,也是中國文化自信的一個拐點"。此后家居產業中處于領頭羊地位的企業,都已經自覺做著戰略調整。無論是立足為設計界呼吁的角度,還是站在為木門企業考慮的角度,木門設計還"大有潛力可挖,大有資源可挖"。 對于有人提出的國外設計師把握不了中國元素的質疑,謝秘書長強調,木門設計"不一定非得貼上國籍標簽",設計應該回歸本源,"從消費者的需求考慮"。 木門設計不能偏離原創的本意 "門在整個裝飾界的地位,要提升還有很長時間。"卡爾凱旋董事長樸學哲對于木門與設計的融合顯得有些憂心忡忡。究竟是木門企業不重視設計還是設計界不重視門所占據的比重,似乎是個難解的謎團。但事實是,彼此的忽視導致了今天的木門設計幾乎無法與產品的競爭力掛鉤。 浸淫木門行業多年,樸學哲看到過一些門企意圖追求設計所帶來的獨特性,但追求的結果是忽視了其他>其他>其他層面,"有的企業可能因此做強,但是做不大",這與企業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樸學哲總結說。 "經濟發展有經濟發展的規律,商品經濟有商品經濟的規律。"樸學哲繼續剛才的話題,"你既然做不大,就要賣得貴,但這條路走不通。"要解決這個問題,樸學哲提醒業界同行要牢記,"原創有它的核心競爭力,但咱們門的設計不能離開設計的本意、原創的本意。"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