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向政協遞交了一份《我國房價何以居高不下》的大會發言稿,該發言稿稱,上海的開發項目流向政府的份額高達64.5%。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上海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在組織文件和測算相關數據,可能不久之后將通過’公開澄清’的方式來’回應’全國工商聯發言稿的數據。(《中國經濟周刊》3月23日) 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杠’上了,較量也好,博弈也罷,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件好事。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最終結果,必然是爭執雙方為了辯白,不惜袒露證據、抖摟秘密乃至拋出一些足以擊中對方死穴的’重磅炸彈’,房價成本或可就此得以公開和透明。 不管房地產商是不是哭窮、裝蒜和有意轉移視線、轉嫁矛盾,但他們既然拋出了矛,且矛頭直指政府,那就看政府手中有沒有盾敢于接招。政府官員對此’不以為然’、’不敢茍同’以及’不屑一顧’都不能夠說明任何問題,要想拂去房地產商潑來的污水,只有用事實來說話。就像經濟學家成思危那樣,他敢說,經過他的研究,房價成本中土地價格、建材成本等等占50%,政府的稅費占20%,開發商的利潤占30%。就像恒大集團總裁許家印那樣,他說,房地產開發環節各類稅費高達100多項,加起來占到房價的三分之一以上,最終都轉嫁到購房者頭上。 其實,政府要是自證清白,從操作層面來說,幾乎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把年度的土地出讓金總額和年度土地出讓總量如實公布,或者就某處樓盤的土地出讓金和土地出讓量向社會公開,相信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桿稱,能夠稱出誰是誰非。不過,新聞報道顯示,上海有關方面至少目前還不打算亮出’底牌’。不知道是一種戰略技巧,還是另有隱衷。據說,上海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在組織文件和測算相關數據,可能不久后將通過’公開澄清’方式來’回應’全國工商聯發言稿的數據。但’公開澄清’的內容中,極可能不包括上海房地產稅收數據,上海市政府財稅部門新聞聯絡人坦言,房地產稅收情況并不屬于’應該公開’的內容,因而無義務公開。這種經過’組織’和’測算’的原本’無義務公開’而又迫不得已’公開澄清’的數據,能不能成為摧毀房地產商的’致命武器’,真讓人捏一把汗。 好在這種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相信好戲肯定還在后頭。政府方面公開的數據,房地產商要是不認可,肯定會進行反駁和回擊。這樣幾個回合下來,是非對錯將逐漸清晰。民眾通過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去分析,去對比,去思考,去判斷,到底誰是房價高企的背后推手,終將一目了然。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