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具建材,要買綠色產品、質量可靠產品,這已經是大多數消費者根深蒂固的消費心理,但是,當消費者得知廠家標榜的"綠色產品"、"質量可靠產品"很有可能是花錢買來的時,消費信任滑坡勢不可擋,讓人不得不提出"究竟有多少認證可以相信"?對此,記者走訪了多個建材市場,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等機構,以破解"認證"之謎。 真假證書魚龍混雜 在北京一家建材市場,記者看到板材區幾乎家家的招牌上都印著"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標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十環認證"。當記者作為消費者詢問其中一家商戶,是不是他銷售的所有產品都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該商戶表示,招牌上的標志,只是裝飾,但其經銷的某著名品牌的大芯板的確通過了該認證,并向記者出示了該品牌的檢測報告。 在家具區和地板區,記者則看到了不少"綠色產品"、"綠色建材產品"、"綠色環保產品"等證書,頒發單位有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中國建材協會、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等。在廠家的產品介紹上,類似的證書也是層出不窮。 記者調查發現,在京城的各大建材家居市場,各類良莠不齊的證書也隨處可見。據記者了解,擺出各類證書,已經成為商戶銷售時的必要手段,一位商戶告訴記者:"有些消費者就是相信這些證書,我們再說產品好都沒用,一定要看到類似的證書,他才相信。"有業內人士透露,同樣是擺放證書,但大品牌擺出的往往是行業內含金量最高的證書,比如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質量免檢證明等證書;小品牌或者不知名的牌子擺出的證書,很有可能是買來的。 含金量大相徑庭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關于產品環保性能的認證,含金量最高的就是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認證的"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這是唯一一個由環境保護部持有的環境認證標志。 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產品部高級檢查員劉清芝說,目前市場上只有3C產品認證是強制性認證,其他>其他>其他的認證都是自愿的,但是,只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是由環境保護部持有頒發的,其他的認證標志都屬于認證機構。此外,認證的含金量也跟認證的標準有密切關系。 當記者問及"市場上究竟是否存在綠色認證產品"時,劉清芝強調,"證明綠色是要有標準的"。她認為,綠色產品不能等同于合格產品,市場上很多認證的標準都是2002年7月份開始執行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國家強制性標準》,也就是說只要是合格產品就一定能通過這樣的認證,但在消費者心目中,綠色產品的質量和環保性顯然是要高于合格產品的,"合格生并不意味著就是三好生"。據了解,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標準不僅有產品標準,而且還有合同標準、現場實施標準,其中產品標準比國家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具的認證中,除了要看甲醛、重金屬含量外,還要考察單獨組成成分,如板材、紡織品、油漆、填料、黏合膠等。 認證市場亟須整頓 看來認證的學問還真不少,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是不是需要除了透徹了解產品的性能外,還要透過重重"認證迷霧",火眼金睛地看準認證,成為半個"認證行家"呢? 全國工商聯櫥柜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姚良松表示,中國櫥柜業的"假環保現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冒用環保標準。按照國家規定,E1板材游離甲醛含量≤9mg/100g,已經完全符合櫥柜的環保要求,而E0板材櫥柜由于造價昂貴,在歐洲也只是在醫院、幼兒園等特殊場所才使用。但常常有廠家一再宣稱自己的板材達到E0標準,而實際上經權威檢測上述廠家產品離E1標準還很遠。另一種是假認證。最近,有媒體報道了違規辦證的事件,但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上還大量存在著假認證的情況,即根本不存在這樣的認證機構,只要花錢,就能出證明。 對此,業內專家希望有關部門能徹查建材家具行業的"認證問題",還消費者一個輕松消費的環境,莫讓原本給人以信任的"認證",變成人人懷疑的"疑證"。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