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搜狐家居和焦點網家居頻道在網上推出了一項名為"家居消費者滿意度"的調查。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近40%的網友認為目前家具市場存在的最大隱患是家具質量得不到保障。這不僅凸顯了家居行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也向門業敲響了警鐘。 近年來,各地質監局、工商局接到對門類產品的投訴電話數量日益增多,特別是對裝門后的投訴。許多消費者反映門質量差,剛安裝時挺好,而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關開困難或密封不嚴的現象,或者是在安裝過程中被損壞,大多都只是進行修補,不予更換,即使經過修補,也難以恢復原貌。由于銷售與安裝分屬兩個不同的部門,在遇到這些問題后,往往是經銷商與安裝工隊之間相互推諉責任,導致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處理。 去年3.15前夕,盼盼、美心、群升、步陽等200多家全國生產企業負責人在《防盜產品企業質量自律公約》上簽字,共同承諾:"不摻雜、不摻假,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不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不以低等級產品冒充高等級產品--"這次公約對于規范門業市場、確保產品質量和保障消費者權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門業市場制度的不完善、產品的繁雜多樣等因素,導致門業投訴電話數量仍然居高不下。 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消費者使用一種名叫"欠款維修"的辦法,即消費者在安裝門時,在結算錢款的過程中,暫扣金額的10%或20%,如果在半年之內沒有出現質量問題,則將剩余錢款全部結清,這樣做就等于是給門安裝設置了至少半年的"保質期",而實踐證明,只要半年內不出現質量問題,在使用時也就很少出現質量問題。這個辦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但這沒有國家法規的約束力,不能成為長久之計。 門窗、家電和家具都屬于耐用消費品,目前家電和家具行業的售后服務體系都已基本完善,但門業的售后還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問題。要更加的完善門業市場,就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國家立法方面,國家應該完善對門業售后的法律法規,加強規范化;第二是門業企業方面,希望門業企業聯手共同編制門業裝后服務條例,讓門業售后服務逐步完善,讓老百姓滿意;第三是消費者方面,消費者應該對門業市場進行監督,加強企業的執行力,還要加強對門業法規的認識和了解,遇到問題有法可依,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